10月21日 西双版纳 多云
今晨,因为一点小小事情,产生了一点情绪内耗。在情绪波动的那一刻,自己其实已经意识到了。只是自己没有及时去止住。
我发现,但凡内在有动,就无法集中专注力去学习或做事。
因此,早上听了一节论语课之后,就先用文字的形式来梳理、内化情绪。用文字梳理的好处就是,通过一层又一层的深挖,可以找到问题的根源。在梳理的过程中情绪自然而然也就化解掉了。
平稳了情绪之后,继续听《论语.十四篇》,今天听的内容中,有以下几点,感悟比较深:
1、一个口才好,讲话讲的好的人,不一定就有德行。有可能他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外一套。这样的人,容易“祸从口出”。所以,如果不提升内在道德修养,光有口才不一定是好事。
2、如果我们爱一个人,在乎一个人(比如爱人、孩子等。)要以勤劳劝勉,要以善言去教诲他的。尤其作为父母,千万不能太溺爱孩子,什么活都不让他干,不舍得让孩子吃苦耐劳,这未必是件好事。有可能害了孩子。因为一个人只有在做事的过程中才能成长。
以上就是听论语的一些感悟。听了几节课之后,又在社群里朗读了几篇《论语》,在朗读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普通话发音算是比较标准的,最主要的是自己喜欢读诵。每天继续朗读。
这样坚持朗读下去,不仅加深了对内容的印象,而且也能带动群里的同修一起朗读。这样能形成一个良好的交流、学习氛围。
昨天我给自己重新立了flag,2022年剩下的日子要更加充实地度过,其中一项就是关于健康的,所以今早7点半之后就去煮了早饭,比平时要早一些。得按时吃早饭(之前大多数时候,都是9点之后才吃的。)
早饭之后,男朋友直播,我开始在一旁边泡茶,边与他聊天,算是副播啦。
我体会到,泡茶的过程,就是修炼自己心性的过程,如果你的心足够静,足够稳,且内心是散发着慈爱的,那么,你在泡茶的过程中,就不会发出茶具碰撞的声音。一切动作如行云流水般安静、美好。当我们对一件物品有慈爱之心时,首先滋养的就是自己。可我还是不小心发出了点声音。还需要大量练习(慈心于物)
午饭后,听了一本书《深度工作》,这是第二遍听。在这里简单分享一下,书中提到了,从脑力开放的角度,如何更有效率地完成工作的方法,如何在网络时代善用脑力,创造真实的价值,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人。
“深度工作”的概念其实强调的长时间的专注。本质就是“深度思考”,我们只有先专注,才能深度思考。可是,在这个焦躁的时代,大多数人很难静下心来去深入工作或深入学习。精力被社交媒体给占据了。
所以达到“深度工作”需要遵守四个准则:
1、深入工作
2、拥抱无聊(无聊的时候可以把注意力集中起来去思考一件事)
3、远离社交媒体
4、摒弃浮浅
平时消遣的方式不一定非得是网络,社交媒体。其中作者提出,海量阅读是消遣的一种好方式,为此,我深以为然。一味地沉迷网络,海量信息中,只会让自己越来越浮躁和焦虑,不如利用这点时间去读点好书。
反思一下自己,这段时间以来,深度工作和深度学习的次数好像减少了。甚至有时候,用外在的勤奋掩盖了思考方面的懒惰。比如,下午不想写作的时候,就会去干一些不用耗费脑力的活(给茶挑黄叶什么的。)这就是人的惰性。
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人只有高度专注,深度思考,才能产生效果。
每天这样一篇文字,算是对自己这一整天的梳理和反思吧。前行的路上,我们一起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