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德国,很多人都会想到严谨一词,而更让我印象深刻的,却是他们对之前的纳粹罪行始终持着反思的态度。在二战结束后,德国便建立起反省战争的系统机制,在许多影视作品中,都能看到德国人民反思的彻底,比如《新辛德勒的名单》、《大屠杀》等。
反思从教育做起。
对于学生这个群体,反思的实施主要是学校设置课程来实现。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一部德国人关于纳粹罪行反思的校园电影。这部电影曾获得2008年德国铜质电影奖杰出故事片,同时提名欧洲电影奖观众奖最佳影片。
它就是——《浪潮》(Die Welle)
豆瓣评分高达8.7分,看来网友们不是被剧情惊到,就是在剧情里找到某一部分自我。
在一个关于“国家体制”的活动周里,教师文格尔事先准备好的“无政府主义”课题被另一个老师抢了,无奈只能选择自己并不感冒的“独裁政治”。
独裁意为独自裁断。多指独揽政权,实行专制统治,如独裁者,个人独裁,独裁统治等。---释义来自百度
我们总认为悲惨的历史是不可能重演的,因为我们比前人有经验。所以一开始学生们对“独裁体制”嗤之以鼻,认为独裁体制是不可能再出现的,如今讨论它只是浪费口舌。
面对学生上课的不积极,文格尔决定利用课堂实验方法,带学生们体验法西斯独裁制度。一开始文格尔便立下各种规矩,比如学生们要尊称他为文格尔先生,比如发言必须要得到他的允许。文格尔的新颖教学方法让学生们渐渐参与其中,虽然有学生觉得不妥,但也很快被“掐掉”。
讨论中,文格尔强调了集体的重要性,并表示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有点像洗脑的传销组织呢?
学生们热情高涨,文格尔鼓励他们为集体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于是他们设计集体的logo,穿白色衬衫以区别组织成员。并投票产生了集体的称号---“浪潮”。
平时的课程学生们都上腻了,偶然有一个新颖的教学模式,学生们肯定趋之若鹜。虽然有别的老师向学校反映这种情况的不合理性,但抵不过其他学生的好奇心,独裁政治课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
想要加入“浪潮”,必须服从组织的纪律。比如成员之间要互相帮助,在组织聚会时,必须穿白衬衫,只有做出特有的波浪手势,才能进入聚会里。
“初尝甜头”的成员开始在城市里大肆涂鸦浪潮的logo。
他们团结、亢奋且激进,任何持反对意见的人都会被视为异类。其中最狂热的是一个叫蒂姆的学生,他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对组织的热情。偶然一次与小混混发生冲突,两拨人马互相推搡之时,他竟掏出了一把手枪。
方才还气势汹汹的小混混顿时呆住,随后仓皇逃走。而蒂姆则露出诡异的笑容,手枪的威慑让他尝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当一个处于底端的人忽然尝到力量的甜头,他一定会迷恋这种力量。成员们的行动越来越张扬,“浪潮”开始引人注目。同学们对文格尔的话无条件服从,不愿穿白衬衫的女学生卡罗却嗅出了一丝不寻常的味道。
自认为高人一等,消除个性,排除异己,这样的行为难道真的合理吗?
卡罗打算劝服闺蜜和男友马尔科,却发现他们已经深陷其中。
学校的老师包括文格尔的女友都对文格尔的做法表示怀疑,而文格尔只当他们是嫉妒他拥有那么多喜爱他的学生,并且校领导的肯定让文格尔更加相信自己是正确的。
盲目的拥护和支持果然会遮蔽人的眼睛。
直到水球比赛中球员斗殴导致流血,狂热的蒂姆跟在身边,声称要保护他的人生安全,文格尔才终于意识到事情已经变质。
与此同时,与卡罗争执的马尔科因为情绪失控甩了卡罗一巴掌,后悔不已的马克找到文格尔,希望他能终止“浪潮”的一切,并指出所谓的纪律性只不过是法西斯的那一套。文格尔思量片刻,终于下定决心召集大家到学校礼堂开会。当所有成员集中在礼堂,文格尔却慷慨激昂地发表了对社会现状失望的言辞,并表示“浪潮”才是拯救社会的出路。
马尔科惊怒,站起来大声控诉,却被架上了舞台。
文格尔提出可以绞死或者砍头时,大家愣住,这不至于吧。
然后趁成员们愣神之际,文格尔痛心疾首地道出他们的迷失之处。随意处置他人生命,把反对“浪潮”的人排斥在外,不正是独裁的表现吗?文格尔告诉学生们,活动周已经结束,“浪潮”也是时候终止了,并让他们现在就回家。学生们先是一脸不相信,但随之也有学生明白,“浪潮”只不过是为了证明独裁政治可能重演的产物。
看到陆陆续续离场的成员,蒂姆开始慌了。
他拔出上次那把手枪,慌忙中打伤了一名学生,礼堂中顿时惊声四起!经过文格尔小心谨慎地劝说,蒂姆终于垂下了握着枪的手,
但信仰崩塌的蒂姆选择饮弹自尽。
这时候大家已经彻底醒悟过来,看着狼狈的礼堂,文格尔知道一切都完了。没想到自己一次大胆的课堂实验,竟然会酿成这样的大祸。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惩罚以及良心的谴责。
看到这样的结局,我不禁背脊发凉。
《浪潮》通过一堂演习课程的诠释,严肃而有力的抨击了独裁教学体制以及社会风气 。片中的“纳粹速成班”不仅为观众展示了一个微缩的纳粹德国,也清晰地呈现了个体是如何被集体所异化。在《浪潮》中,观众几乎可以看到所有有关独裁的典型元素:没有原则的集体主义、泯灭个性、消除差异的制服,对异己的隔离与言论自由的取消等等(网易、凤凰周刊评)。
很多人会觉得像蒂姆这样狂热分子的存在有点危言耸听,而且作为新世纪的新人类,应该不会那么容易被煽动吧。
但电影其实就是根据现实事件改编而来,就发生在德国的一所高中里。虽然现实中并没有死伤事件发生,但不能否认在故意的培养和引导下,
新纳粹绝不是不可能出现的!
纵观全片,大家会发现蒂姆一直很响应组织,对组织绝对服从。
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导致蒂姆形成了自卑、懦弱的性格。他不善于交流,缺乏朋友和成就感,在学校里总是被欺负。为了交到朋友,蒂姆甚至免费提供大麻给同学,只为了跟他们成为哥们。所以当一个所谓人人平等的“浪潮”出现时,蒂姆便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组织面临危机,蒂姆肯定会第一个站出来。
边缘人物往往更容易被煽动。
反观家庭幸福,长相出色,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则会更坚定自己的立场,
就像最先醒悟过来的卡罗。
通过“浪潮”这个“微型纳粹速成班”,我们可以猜测独裁体制是蛰伏在某些人的内心深处的。
内心向阳,我们的三观才会正常,希望人人都有一个美好的成长环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