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同事家3岁的小男孩来单位找妈妈。带到我们办公室,妈妈在忙,我就帮她带会儿孩子,度过一段温馨有爱的小时光。
他的妈妈像所有的中国妈妈一样,讲究礼貌,让他向我、向碰到的所有同事打招呼,孩子无知也无意,就露着可爱的脸儿一一招呼。看的出来同事把他带养得很好,因为他没有呈现出丝毫的不情愿和勉强,一句话他不排斥和人亲近。
而我却总以为,过度要求孩子讲这些虚礼是对孩子诚心的一种破坏。我相信的是,可以告诉孩子要有礼貌,但是孩子愿打就打不愿打就不勉强。与其觉孩子做虚伪无谓的客套,不如教他坦诚面对自己的内心。当他对自己的内在感觉敏感觉察并完全接纳,他会成为一个不拧巴不纠结的人,他自然会懂什么时候打招呼了。
过了一会儿,那孩子就跟着妈妈东搞西搞,妈妈打字,他就敲键盘,妈妈打印,他就去抽纸。他妈妈就拿出一本绘本给他,让他自己翻,他却要妈妈讲。妈妈要出去办公室外面工作一会,就说:你让陶阿姨给你讲吧,妈妈不知道封面上的这是谁?
说了两次,那孩子就过来了。我径直把他抱在腿上,和他一起翻开薄薄的绘本:小小猫被电老虎咬了手。故事讲的是小花猫把手指伸进插座的孔里被电了,进了医院,森林里的小伙伴都很害怕电老虎,都没见过电老虎。后来他们去看小猫,才知道原来电老虎就是电线插座那里面有电,会打人。
薄薄的书18分钟就翻完了。我一会儿照着书上的文字念,一会儿又怕他听不懂就用自己的语言对着图讲。有时候做出吓人的样子,有时候向他提问,有时候让他做个什么样子。这孩子领悟里很好,能和我很好地互动,道理也都听得懂。故事最后,我就问他,那雨城会不会把手伸进插座被电老虎咬呢?他摇摇头。样子好可爱呢!
读完绘本,书的背面绘有一片树叶,上面爬了只瓢虫。我就趁热打铁,说:我们来画这个树叶和瓢虫吧!然后带他去找白纸、彩笔。把着他稚嫩的小手完成了一副“白描”,又让他自己上色。孩子用笔还不熟练,绿色的线条画到了树叶外面。但是发现孩子有自己的涂色概念,比如要先涂前面的脚,再是中间再是后面,而不是像我一样绕虫子一圈来涂。
阿姨和李雨橙的作品涂完了,留给上面把他的名字和日期写上。妈妈也回来了,夸我带孩子有耐心。还有两分钟就下班了,我又问他:阿姨给你搜个猫咪看看,你来不来?然后在电脑上搜了猫咪图片和狗狗图片给他轮着看,问他这只是什么颜色,它在干什么?让他学猫咪深处舌头的样子,睡觉的样子,歪脑袋的样子等等。孩子很开心。
短短的十来分钟,就这样陪伴这个像个小天使一般的孩子。我想他已经爱上我了,哈哈。然后,主任也回办公室了,另一位同事朋友也在,还有他妈妈,他们三个给我一通地夸奖,让我的虚荣心被喂得饱饱的:我们家洪泽说要找陶珍玩,我就说孩子可喜欢她了,你好有耐心啊,我从来没有手把手教他画,都是撂给他自己乱画的,你不如去培训部那边教孩子绘画,你学过画画吗?……就连我自己也上脸了:我可以开个幼儿园了。可是我也说要正经教孩子那可不一定有这么好的耐心,偶尔搞搞还行。
我在想,如果做妈妈的不能给孩子如此温馨亲昵的全情陪伴,那其他人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到了。这些温馨美好是孩子长大后安全感的来源啊!四年来我坚信我的陪伴是比所有的培训班都重要的事。我也相信这些付出会成为孩子日后最宝贵的能量仓储。
而我也知道,每个做妈妈的精力有限,也会有陪伴的疲倦感。只是我相信,事先多用一点点心在孩子的陪伴上面,都会让自己在陪伴孩子上达到心流体验,孩子快乐的同时也会感染到大人,使他们体会到被一个小生命全然信赖的美好感觉。
事先可以有哪些预备呢?我曾经尝试过:下班前读十分钟育儿书,在网上搜些游戏,顺路买个小东西当游戏器材给孩子玩,从办公室拿一个随便什么不要的东西带回家,一张废了的彩纸,一个笔筒,画几张简笔画带回家,借本书,剪一个简单的剪纸蝴蝶蜘蛛之类的,等等。
只要有心,走过路上采个树叶拔根草带回家都能带给你和孩子之间玩乐的“话题”。
简简单单随生活各处临时生发,都能让孩子度过美好的一段小时光,就像和这个孩子一样,一个不起眼的绘本就可以让他快快乐乐的,就会让他记住这个小时光,交到一个大朋友。我何等荣幸,以自己的小聪明给到这孩子一个阿姨的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