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七讲 二、《三国演义》的内容构成(一)

第七讲 二、《三国演义》的内容构成(一)

作者: 尊道贵德Layla | 来源:发表于2022-11-13 19:18 被阅读0次

    我们来分析一下《三国演义》的内容构成。

    首先看一看《三国演义》是如何处理历史真实和艺术虚构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历史演义,首先它是否真实地反映了三国历史,这是人们评价这部作品的一个焦点。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是有争议的。庸愚子在给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作序的时候,对《三国演义》的历史真实性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比较了《三国演义》和以前的讲史,认为讲史言辞鄙谬,失之于野。

    而《三国志通俗演义》,由于作者大量的参考吸收了史传,因此它的内容,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事纪其实,亦庶几乎史。他的语言不深不浅,内容非常的详实,非常接近于历史书,这是庸愚子的评价,对他的历史真实性给予了很高的肯定。

    但是清代著名的史学家章学诚,对《三国演义》有另外一种评价,他在《丙辰杂记》里面说:“唯《三国演义》则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至观者往往为之祸乱。”他提出著名的七实三虚的一个观点,认为《三国演义》这部小说,70%的内容是真实可信的,但是还有30%是虚构的。后来的读者搞不清楚,到底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构的,所以就会被这个小说所惑乱,搞迷惑。

    章学诚作为一个史学家,他是不允许有三分虚构的。所以章学诚对《三国演义》的批评其实是否定性的。章学诚和庸愚子对《三国演义》的历史真实给出了不同的评价。我们现在来看《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如果要准确的去统计《三国演义》里面历史真实和艺术虚构。到底是三七开还是四六开或者是二八开?这个其实是不太可能做到的。

    我们看的小说是如何来处理历史真实和艺术虚构,可以从大处着眼,可以从一些具体的描写当中来进行分析。总体而言《三国志通俗演义》,跟它前代的《三国志平话》相比的话,历史真实感,历史真实性确实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举例来说明。

    第一个就是《三国志平话》的开头和结尾,它的开头叫司马仲相断狱。一个小故事作为整部小说的一个头回。它的结尾叫刘渊兴汉。这个开头和结尾都没有任何史实依据,而且对三国历史的起因做了一个富有民间宿命色彩的,冤冤相报的这样一种叙事。这样的开头结尾显然都是虚构性的。到了《三国演义》里面这个开头结尾都被搱弃不用。

    第二个我们来看曹操形象在作品中的地位变化。在《三国志平话》当中,曹操的地位并不凸显。因为《三国志平话》是以蜀汉政权为叙事中心的。是以刘备和诸葛亮作为中心人物,只有在故事情节在蜀汉之间展开的时候,曹操这个形象才会出现。曹操在作品里面,什么时候出场的,什么时候死的?都写的模糊不清。这是《三国志平话》的情况。

    到了《三国志通俗演义》里面,我们看到曹操已经一跃成为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人物形象。《三国志通俗演义》一共是224节题目。经过简单的统计就可以看出来,在224节题目当中,刘备的名字出现了24次,而曹操的名字就出现了33次。这个名字在这一节题目里面出现,说明这一节内容的故事是以这个人物为中心的。

    也就是说在《三国志通俗演义》里面,曹操出场的次数的活跃程度,他在整个小说当中的地位,已经明显的超过了刘备。这个也符合三国历史。曹操作为整个三国历史当中的核心人物的历史事实的。

    第三个我们来看一下诸葛亮这个形象的变化。诸葛亮在《三国志平话》当中,他是一个带有半神半人色彩的一个传奇英雄人物。一方面当然写他神机妙算,指挥若定。另外一方面也还写诸葛亮具有挥剑成河,撒豆成兵的神仙法术。诸葛亮在《三国志平话》里面经常要做法,他是一个半神半人的人物。诸葛亮的性格在《三国志平话》里面,还表现出特别火爆的粗鲁的这样一种性格特征。他经常大喊大叫,动不动操刀在手。这样的一些行为表现跟历史上,就是我们看《三国志》里面《诸葛亮传》,对诸葛亮形象的描述是很不一样的。这是《三国志平话》里面的诸葛亮形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七讲 二、《三国演义》的内容构成(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qkk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