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又开先河

作者: 杨秃秃 | 来源:发表于2017-07-08 14:03 被阅读112次

            公元八年十二月,王莽接受了孺子婴的禅让,或许他还假惺惺的三推三让,实际上为了这一天他已经等了三十年,或者说伪装了三十年,坐上皇位的那一刻,他终于可以撕下脸上的面具,以真面目示人。

            王莽是新显王长子,孝元皇后王政君的侄子。王氏一族是西汉外戚,在当时可以说是除了刘氏皇族以外最为显赫的家族,在朝中的势力盘根错节,先后有九人封侯,五人出任大司马。王莽可以说是官好几代了,不过他的表现却和其他王氏子弟不同,不仅没有丝毫纨绔子弟的臭毛病,还为人谦恭,生活简朴,对外结交贤士,对内奉养叔伯,几无可以挑剔的地方,生在豪门世族,却有如此品性,王莽在当时几乎成为了道德楷模,声名远播。

            王莽在进入官场之后,更是顺风顺水,三任大司马都是本家叔伯,平日里王莽对他们就是侍奉周到,而且王莽的名声摆在那里,自然是要提拔一二,王莽的官越做越高,名望也是水长船高,随之膨胀的还有他的野心。

            大司马王根即将退休,当时人们认为继承人应当是淳于长,淳于长是王莽的表哥,比王莽发迹要早,如今已是位列九卿,他因为在汉成帝立赵飞燕为后一事中有功,而且又很会阿谀奉承,因此而深受汉成帝的信任,就在所有人都认为淳于长会位极人臣时,王莽去见了王根,然后淳于长便被下到狱中,接着在狱中被杀。如此的两种结局真是天差地别,那王莽对王根说了什么呢?倒也简单,是王莽这些日子以来收罗的淳于长的罪状,王莽为了收集这些罪状恐怕没少费力,淳于长一死,继位大司马的当然便是他王莽了。虽然王莽所列的罪状都所言不虚,淳于长确实不是什么好货色,但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王莽对于权力的热衷,毕竟他举报自己的表哥可不是什么大义灭亲,而是为了那大司马之位。

            不过此时的王莽在外人眼中还是一个礼贤下士,生活俭朴的人,名望甚至比之前更甚,因为人们认为王莽的官位越高,这些品质就越可贵,为了包装自己,他甚至豁出了自己的儿子,他的二儿子王获因为杀了一个家奴,被王莽痛骂直至被王莽逼的自杀,此事一出,世人对王莽的评价又上升了一个高度。

            元寿二年,汉哀帝去世,却并未留下子嗣,在汉哀帝去世当天,太后王政君便亲驾未央宫,收走了传国玉玺,并令大臣推荐大司马的人选,太后此举是何意,大臣心中都心知肚明,再加上王氏一族本便是势力庞大,于是大臣纷纷举荐王莽,就这样王莽再任大司马,而后王莽拥立九岁的汉平帝继位,少主继位,辅政大权自是落在了王莽手中,此时的王莽已几乎是代皇摄政,已经到了如此地位,王莽再也难以抑制自己的野心,首要之事自然是排除异己,培植党羽,一番苦心经营朝野上下已满是王莽的鹰犬,甚至是太后王政君也屡屡被王莽胁迫,不过就算到了此刻,王莽也没有忘记经营自己在外人面前的形象,事情当然不用他自己来做,只要他略一示意,他的党羽便会纷纷上书为其请求,若是这些上书是为了王莽请恩,那王莽还会痛哭流涕的请求皇帝驳回这些上书,以维持自己在世人面前不慕名利的良好形象。

            王莽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真是煞费苦心,难怪他能开历史上这一先河。汉平帝死后,王莽立只有两岁的孺子婴继位,一个两岁的孩子能懂什么,此时的王莽离皇帝只差一个称呼而已,不过他已经等不及了,果然谶纬禅让之说开始在朝中盛行,甚至直接有大臣上书,要求皇帝退位让贤,刘氏王朝已岌岌可危。这次王莽没有再掩饰自己的称帝之心,于是便有了开头的那一幕,就这样王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通过禅让做皇帝的人。

          王莽的政权虽然短命,但却为篡权者又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此后的故事将更加有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莽:又开先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rad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