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月那日子

作者: 山月映雪 | 来源:发表于2021-03-01 21:35 被阅读0次

有一天,翻看旧照片,忽然一张儿时的黑白相片触动了我尘封已久的记忆,尤其是照片上我穿的那件衬衫一下子让我的思绪飘向那个年代,一时间那些关于衣饰的故事是那么清晰地涌现在我的眼前。

我是生于七十年代中期的人,记得上小学时,我们小孩子特别爱过年,因为过年有新衣服穿,尤其是女孩子总是不自觉地互相攀比,看谁的衣服漂亮。这总给我们增添了生活的乐趣。

记得有一个好伙伴,在春天的某个很平常的日子,穿了件粉红色的衬衫,很是惊艳,尤其那式样更是我们从未见过的。她自豪地说:“那是城里的外婆给她做的,说那叫‘马蹄袖口,泡泡袖,飞燕领’。”听到此,我们不住地啧啧称叹。当时,我心中萌发了一个强烈的愿望,我也要有这样的一件衬衫。

好在当时已是改革开放初,农村包产到户后,日子也渐渐好了。我母亲爽快地答应了我的请求,很快,母亲让人给我做了件同样款式的粉红色的的确良衬衫。记得穿上那件衬衫时,我很兴奋,兴冲冲地出去显摆了一番,小伙伴们都半羡慕半夸耀地说,她们的衣服也快好了。不久,小伙伴们几乎都有了这样的衬衫。我们感觉幸福极了。

我至今还记得奶奶与村里的老人经常说的一句话:“你们这些孩子生活在有饱饭吃,有新衣穿的年代,真是有福啊!”
就在这样的感叹声里,在对漂亮衣服的渴望中,我的小学生活结束了。

上了初中,时光已是八十年代后期了,人们的生活更好了,我们经常能看到电视、电影了。那时,我们镇上盛演一部《街上流行红裙子》的电影,剧中纺织女工陶星儿和她的同事们穿着裙子在公园里比美的场景,那美丽如火的红裙子让我大开眼界,原来裙子穿上更美呀!

还记得我们年轻的英语老师不久穿了一件黄色的连衣裙,我们几个女生很是为老师的美丽折服,我们不住地盯着老师的衣服看,大家表面上都假装平静,但心里都很兴奋,互相传递着眼神,那就是“太美了”。

不久,我们又看了一部《红衣少女》的电影,我们很快喜欢上了女主人公安然,虽然那部关于青春寓言式的故事我们还不能完全理解,但我们喜欢安然那蓬勃的朝气,大胆真诚的个性,更佩服她敢于说出“大地母亲亲吻着树叶”的话语,因为我们一听到“吻“字便脸红心跳,但最让我们向往的还是安然那件没有纽扣的红衬衫。

于是我们也更愿意在服装上求新了。我也极力向家人要求穿裙子,但母亲说,镇上的裁缝还不会做。后来我与爷爷去县城时,爷爷让人给我做了两件玫红色的裙子,当我兴冲冲去试穿时,却发现根本迈不开脚。母亲说,算了把这给你改成衬衣,我伤心极了。

后来几经周折,爷爷又让人给我做了一件,雪青色镶花边的连衣裙,虽然那颜色我不太喜欢,但穿上连衣裙的我感觉自己都要飘起来了。很快,我们几个有裙子的伙伴在村子里招摇了一番,很是风光。

记得当时的村人说:“唉,现在的娃们可真有福气呀,日子好了,从小都不用吃苦喽!”听到如此的话,我们总是无心无肺地说 “谁让你们生错了年代了呢”。就在祖辈、父辈们的感叹声中,我们又长大了。

在那时,我心里一直有个结,那就是电影中经常看到一些小青年身穿喇叭裤,戴着“蛤蟆镜”,手提“燕舞牌”录音机招摇过市;也有一些穿着牛仔裤,高跟鞋、蝙蝠衫的时髦女郎,旁若无人的走在街头,内心骄傲得像只小天鹅,这些人的衣服总是那么出众。然而他们不是街头小流氓或小混混,就是坏女人。我很不理解,为什么那些“坏青年”“坏女人”活得如此自在、滋润,而生活中我喜欢的那些女人们总是衣饰简朴而无美感。

在这种困惑中,我是不敢奢求穿那样“千夫所指”的衣服的,但说心里话,我对那种被戏称为“扫地裤”的衣服很有好感,偶而也会萌发出这样的衣服穿在我身上会怎么样的念头,每每这时,我会被这样的怪念头而吓一跳。

就这样,戴大墨镜就成了我记忆中的“坏人”,以致于成年后的我很长时间总不接受人带太阳镜,这可能就是那种心理在作怪吧。

就在考上高中的那个暑假,我与好友们上了陕师大大学生开办的暑期补习班,我们惊奇地发现大学生也穿着牛仔裤,这些我从小就十分羡慕的“天之骄子”,竟然都穿着牛仔裤,甚至也有带着墨镜,我又迷惑起来。

但随后一个月的学习中,我很快喜欢上了这些大哥哥、大姐姐,他们的朝气、青春、时尚与谈吐很让我们崇拜,我自然接受了他们的服饰。

后来,我看过一篇文章,写一位母亲由不赞成高中女儿穿牛仔裤,到后来自己也跟女儿一起穿牛仔裤的事,至此,我明白穿什么衣服并不是衡量一个人好坏的标准,关键还要看这个人的心灵。

此后,我也开始向往穿牛仔喇叭裤了。我们也敢唱有“爱”字的流行歌曲了,我们整日大声唱着“一起向大海说声我爱你,向着流浪的白云说声我爱你”的歌曲,释放心中的激情。

高中时,我在县城上学,母亲也开始给我买成衣了,样子都较时兴,同时我也看到城里女人的裙装更加多样,有短裙、长裙、无袖裙,甚至冬天也有穿裙子的。裙子原来一年四季都可以穿呀。

就连我们农村,人们虽然也戏谑穿裙子的不便与尴尬,但村里一些在城里打工的姑娘也大胆穿上了裙子,小女孩穿裙子更普遍了。我明白农村女人们也敢于追求美,展示自己服饰的美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已得到了认可,人们再也不会把“坏女人”这个概念与“裙子”、喇叭裤之类的服饰联系起来了。

当然,高中由于忙于学业,加上考大学的压力,我也无暇顾及自己的衣服是否时尚,加上学校反对学生穿奇装异服,我只能偶而欣赏一下街上那些时髦女郎的装束,一饱眼福了。

待到上大学时,大都市的女性服饰更是异彩纷呈了。一些女性已率先穿上“迷你超短裙”了,虽然一部分保守派曾把它视为“洪水猛兽”,然而超短裙、皮靴子很快在大都市中流行开来。从此舆论很少对女性的服饰说三道四了。

到了今天,人们力求在服饰上追求个性,吊带裙、露脐装、日韩服饰、欧美风格,流行元素与传统风格糅合在一起,徜徉于服饰的百花园中,这让爱美的女性眼花缭乱了。时代已给女性提供了更多追求美、展示美的舞台。

这样想着,飘飞的思绪不觉又回到了儿时的照片上,我知道照片中那件现在看来很寻常的衬衫,那的确是我儿时一个梦想开始的地方。虽然这些往事已成为陈迹,可这些年我对美的追求从未停止过,我知道美的行程远未结束。

而今,我感慨颇多,富足的生活是女性追求服饰美的基础,开放的思想给女性的审美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其实不仅如此我更明白了一个道理:社会思想的开放,正是从人们的服饰变化开始的。

相关文章

  • 那年那月那日子

    一 骤降灾祸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句老掉牙的话,用在我身上是那么的贴切,那么的...

  • 那年那月那日子

    有一天,翻看旧照片,忽然一张儿时的黑白相片触动了我尘封已久的记忆,尤其是照片上我穿的那件衬衫一下子让我的思绪飘向那...

  • 那年那月穷日子

    1. 借车子风波 话说在七十年代中期,自行车还属三大件之一。不过在田庄就有几家人家里不止有一辆车子。老覃...

  • 那年、那月、那青春

    那些日子 有月亮晃过的片片洁白 那些日子 有蝉鸣弹奏起夏天的浪漫 那些日子 有孤独和烈酒陪伴在前路的未知 那些日子...

  • 那年那月那女孩

    1996年某北方城市的一个小镇上,这里人口并不是很多,大部分家庭重男轻女,女孩子很多上到小学就辍学了!农村女孩李兰...

  • 那年,那月,那村庄

    那年那月的那个村庄 记忆长河里静静地躺 村西小桥架南北 村东小船尖尖渡口翘 小河碧青依着村庄绕 鱼儿游,船儿悠。孩...

  • 那年,那月,那军训

    看我们军训的叔叔阿姨经常在我们身边说:“你看你们的脸、脖子以及胳膊晒得那么黑那么拼命干嘛,何苦呢?” 我想说,只有...

  • 那年,那月,那狗

    如果要从记忆里牵出一条狗,那便是阿花了。那只逝去了很多年,却未曾出走过记忆的狗。 十多年前,我还是一年...

  • 那年那月那事

    经过安丰的三仓河从西而来,潺潺的河水在这里扭了下腰,又向东奔去。河畔南岸居住着百户左右人家,大都为马姓氏,所以老百...

  • 那年那月那《芳华》

    那年那月那《芳华》 经历从国庆档撤档的“一波十三折”, 12月15日,冯小刚的《芳华》在一片叫好更叫座声中,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年那月那日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rrzf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