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想法
带学生追星?你的个性化可能正是去个性化

带学生追星?你的个性化可能正是去个性化

作者: 晓凤啊 | 来源:发表于2020-05-14 14:07 被阅读0次

    近日,网络频频爆出一些人在幼儿园、小学教室里,带领全班学生为某艺人“应援”的视频,引起极大争议。中国历史研究院称“在教室内公然引导幼小学生为明星艺人应援,折射的是教育管理的漏洞,更是盛世警钟”。

    其实,作为独立个体,我们无法避免有自己的喜好,对于某样事物的狂热与追逐,可以展现出我们的个性。但如果我们在群体中,丧失同一性和责任感,做出在正常单独条件下不会做的事情,那我们可能正在陷入“去个性化”。

    “去个性化”是一个心理学概念,群体处于激励性的、心情紊乱的刺激状态下,尤其是群体成员不易被识别的情境下,易使成员产生去个性化。当群体成员穿着统一的服装时,个体被淹没了,被匿名了,即发生制服效应。有些“去个性化”可以让我们体验到独特,比如内向而敏感的人在演唱会上和众人一起疯狂尖叫。但有些“去个性化”带来的是伤害,比如在战争中杀人到麻木的士兵,比如网络上群起而攻之的“人肉暴力”。去个性化的研究为解释暴力行为和反社会行为找到一条途径。去个性化是一切不道德行为、暴力行为、反社会行为发生的条件之一。

    当一名教师,“偶像粉丝”的身份超越了教师身份时,那么,他们所谓的个性,也可能是“去个性化”,而学生面对这样的“去个性化”教师,能否获益,全凭运气。

    我们期待的教师,代表国家和社会的价值,学生才是教师教学的主体。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一条便是爱国守法,要求教师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身为一名教师,只要站上讲台,代表的便是这个国家和社会对未来一代的期许,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未来一代更好的去适应他们的未来,而不是停留在我所在的时代。网友评判教师带学生“应援”之后,有粉丝辩驳“学校是我们捐的”,似乎我们出钱捐了学校,便能枉顾职业道德,可以随意用自己的意志去影响学生。学校可以是你们捐的,但学生的未来不是你们的,他们的未来是属于国家,属于社会的,是属于这个世界的。教师,是学生某一成长阶段的陪同者、引领者,我们需要引导的他们掌握走向自己时代的能力。

    教育理念几经摸索演变,从“文本”到“人本”,在教学中,学生才是主体。学生应该是教学活动的中心,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身心需求出发。幼儿园和小学生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带领他们听歌学舞蹈,这是教师对课堂的设计。但要求学生统一喊应援口号,发到网络炫耀自己“为粉丝做的贡献”,这只是在满足自己的需要。

    我们期待的教师可以有个性,但一定是开放而包容的。

    根据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视频中的小学生道德发展水平差不多处在权威阶段。这时期的儿童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而且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而不会考虑行为的动机。但问题是,权威者是在发生改变的,如果他们遇到的另一位老师恰好不喜欢这位艺人,他们该何去何从。况且一个班级的学生,他们本身的喜好是多元的,甚至是与老师相反的,这类意见又该如何表达?

    而昨天发生的事情,恰恰验证了我的担心。山东济宁一位初三老师上网课时,给学生放偶像歌曲。其间一学生评论“某某必糊”,该老师情绪激动,提高声音,喊“给我滚出去”,并追问该生哪个班的,称其“什么玩意”,批评长达两分多钟。

    教师倘若因自己的喜好,可以在网课阶段公然辱骂与自己意见相左的学生,那学生之间会怎样对待“异己”,要知道初中学生正处在同伴需求最强烈的时候,有多少因为想法“异于他人”的学生逐渐沉默下来。

    作为一名教师,可以有个性,但一定是开放而包容的,因为我们要守护学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在我的课堂,遇到过学生高喊自己偶像的时候,他们喊出的恰巧也是我喜欢的艺人。但我也明确看到,另一些学生对这个名字嗤之以鼻。

    在这样的时刻,我接纳与拒绝“这位艺人”,都有同学感受到否定。而作为一名心理教师,最不希望的就是学生体验否定。所以我一般会用一两句回应把话题带回课堂,比如“你如此喜欢,想必你花了很多时间去发现他的优点。如果我们都愿意花时间寻找一个人的优点的话,我想我们都会喜欢上这个人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带学生追星?你的个性化可能正是去个性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rst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