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头尾共争在前喻 譬如有蛇,尾语头言:“我应在前。”头语尾言:“我恒在前,何以卒尔?”头果在前,其尾缠树,不能得去。放尾在前, 即堕火坑,烧烂而死。师徒弟子,亦复如是。言师耆老,每恒在前,我诸年少, 应为导首。如是年少,不闲戒律,多有所犯,因即相牵,入于地狱。
蛇尾终于如愿以偿在前面了,却没有意外地自导死路,如果它知道自己有所能有所不能,是不是会放弃争着在前面的幼稚要求?那血气方刚的少年,如愿以偿成为领头人,却因无知多有所犯连师傅一起连累了,如果他知道师傅德高望重娴熟戒律远超自己,是不是会放低身段追随师傅从而一同高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无智无明,凭什么能走得更远?高的不一定高,低的不一定低,在合适的位置发挥最适宜的作用就是最好的境界。
愿为王剃须喻 昔者有王,有一亲信,于军阵中,殁命救王,使得安全。 王大欢喜,与其所愿。即便问言:“汝何所求,恣汝所欲。” 臣便答言:“王剃须时,愿听我剃。”王言:“此事若适汝意,听汝所愿。”如此愚人,世人所笑。半国之治,大臣辅相,悉皆可得,乃求贱业。愚人亦尔。诸佛于无量劫,难行苦行,自致成佛。若得遇佛及值遗法,人身难得,譬如盲龟值浮木孔。此二难值, 今已遭遇,然其意劣,奉持少戒,便以为足,不求涅槃胜妙法也。无心进求,自行邪事,便以为足。
盲龟值浮木孔:盲龟,瞎眼的乌龟。浮木孔,指漂浮的木头的孔洞。盲龟正好遇上漂浮的木头的孔洞,原典出自《杂阿含经》卷十五。比喻人生于此世,遇佛、闻法的机缘极为难得。
人生于世,能有遇佛、闻法的机缘实在难能可贵,有些人却因意志薄弱见识浅薄、无心进取浅尝辄止而难得涅槃的殊胜妙法,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曾经有一个机会摆在我面前……“。但我相信那个愿为王剃须的人不一定会这样说,或许那”半国之治,大臣辅相“真的不是他之所愿,得到了反而会惴惴不安,不如剃王须来得坦然,这样看倒觉得这人有些洒脱,他不居功自傲,不求自己无力承担的事情,不求自己无德消受的福报,自然不招无妄之灾。
索无物喻 昔有二人,道中共行,见有一人,将胡麻车,在岭路中不能得前。时将车者语彼二人:“佐我推车,出此燈路。”二人 答言:“与我何物?”将车者言:“无物与汝。”时此二人即佐 推车,至于平地,语将车人言:“与我物来。”答曰:“无物。” 又复语言:“与我’无物'。”二人之中,其一人者,含笑而言: “彼不肯与,何足为愁。”其人答言:“与我无物,必应有’无 物’”其一人言:无物’者,二字共合,是为假名。”世俗凡夫,著无物者,便生无所有处。第二人言“无物” 者,即是无相、无愿、无作。
无所有处:指无色界四空天之第三天,住于此天,怡然寂静,诸想不起。
“无物与汝”,没有什么东西给你?给你个叫”无物“的东西?索取的和答复的,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界定,这是不是我们常说的想当然?”我说无物与汝他应该明白我啥也不会给他“,”他说与我无物一定有叫无物的东西会给我“,两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自说自话,到最后也纠缠不清达不成共识,徒增无限烦恼,倒不如那第二人 “彼不肯与,何足为愁?”,本来也没有什么,不给就不给吧,又有什么大不了,放开手,自有一份清净自在在心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