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51期“钱”专题活动】
从小,我就对“钱”抱有非常奇特的态度:一方面我对钱很渴望,希望它能让我过上自由在在的生活,所以我比较注重量入为出、储蓄为王;一方面我又对钱有一种满不在乎的态度,有时候花起钱来挺大手大脚的,有过一段疯狂花钱的日子。挺割裂吧。我认为,对钱的态度能折射出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家庭对钱的态度会对一个人产生深远的影响。
看,又要扯原生家庭了。但原生家庭真是谈“钱”不可绕开的一环,以我为例。
我的妈妈是位非常能干的女强人,家庭事业一把抓,家里的大事小事都得经过妈妈的同意,当然也包括我的零花钱。自打有记忆起,我觉得我的零花钱就没有够过,我常常渴望现在还买不起的零食玩具。记得一次过新年时,妈妈给了我一大沓崭新崭新的钱当压岁钱,我非常高兴,心里暗想着终于可以买我梦寐以求的铅笔盒了。等家里的客人走后,我兴奋地数来数去,才发现钱都是一毛的纸币,一共才三块钱。别的小朋友开开心心过新年,我在家里拿着三块钱哭了又哭。
后来,我听爸爸给我讲了妈妈的事情。70年代,妈妈嫁给爸爸时,自己带过来上班积蓄下的1500元,在那个年代算是一笔“巨款”了。妈妈还让爸爸写了一张纸条,主要让爸爸说明这些钱是她带过来的,是属于她的。但后来,妈妈的钱还是用于家庭建设了。听说这事时,觉得妈妈这行为挺有意思的,不太理解她。现在长大了,才慢慢意识到爸妈挣钱的艰难,理解了妈妈的行为。
爸妈那个年代,挣钱太难了!妈妈在一个离家很远的纺织厂上班,路途远,工作任务重,忙起来常常连饭都顾不上吃。家里还种着两亩地,农忙时节,下班后就要往地里忙,昏天黑地不着家。爸妈为了再多挣点钱,和别人合伙买收割机、办织布厂,天天忙着脚不沾地。这些事情我都知道,但是当时无法太理解他们挣钱的辛苦,也无法理解为什么我不肯多跑一趟去退掉网吧卡里的十元钱时,妈妈会那么生气,那是我第一次把妈妈气哭。
长大后,我继承了妈妈艰苦奋斗的作风,先储蓄再消费,但有时花钱也大手大脚,控制不住自己。我想,如果爸爸妈妈能在我小时候给我讲讲挣钱的辛苦,怎样用有限的钱合理安排家庭的各项支出,我是否能更理解他们的辛劳,也能为家庭贡献自己的力量呢?
现在的物质条件比较好,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大姑大姨大伯舅舅会比较宠爱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们,会给他们很多压岁钱。现在小朋友的小金库可不小哦。但有的小朋友对金钱没有概念。我小外甥女六岁时在街上玩看到宠物店卖一只可爱的小猫,央求妈妈给她买。我姐一看价钱,嘴都张大了,这只猫2000元!小朋友反问:“才2000呀,怎么了?买了吧。”我和姐姐面面相觑。其实,一部分孩子们缺乏正确的财商教育。如果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认识钱、分辨钱的不同作用、会用钱,那么钱大概率不会成为他们的困恼,而是实现人生梦想的工具。
人这一辈子是离不开钱,怎样为挣钱拼命奋斗,怎样用钱享受人世间的美好,也是一门大学问。及早让孩子认识到钱的重要性,以及怎样合理挣钱花钱,是构筑孩子的幸福人生的基石之一。为人父母者,还是尽早要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