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摄影哲学的思考拍照越来越容易,拿起手机,按个按钮就行。摄影又越来越难,有了便捷的设备,好像怎么拍都行。算法给予更漂亮的月亮和更无暇的面容; 技术性工具带来更丰富的二次创作空间和过剩的像素。但我们敢声称技术进步给我们带来了比银盐时代更好的作品吗?
/“关键是P得好”,“还是看后期”,“过度解读”,“这种照片我也拍得出来”,“我没看出来哪里好”,“对焦都没对准”/
这类话语,你是否耳熟。摄影依然重要,但大家觉得拍摄过程不在重要了,重要的是器材(装置),程式和发布渠道。
/“P了就不真实了”,“直出才牛逼”,“原片不能看”/
这些观点听上去都对? 我有三个问题:
- 技术性的症结是“不真”?
- 我们在摄影时是为了“求真”?
- 真就是好?
无论是否喜欢摄影,这本书都不容错过,因为在程序性仪式化的当下和未来,如何能够不被程序内化,变为信息的牧羊人,是无法获胜的长期对抗。最后,以荒木经惟的话作为结束:
爱,是以快门的次数来决定的。我认为,要记住所有的东西。
《摄影哲学的思考》摘录
在扫视影像平面时,(人的)目光摄取了一个又一个元素,而且形成了扫视与元素之间的时间关系。它可能回到之前看到过的一个影像元素,于是“之前”转化为“之后”,通过扫描而重新构建时间维度,同样是永恒的回归。
影像自身的时空不是别的,而是魔法的世界。
破解影像时,必须考虑考虑影像的魔法性。因此,在影像中寻找“冻结的事件”的做法是错误的。相反,影像用情景取代了事件,把事件转化为场景。
文本解释了影像,为的是把影像解释清楚,但是影像也图解了文本,为的是让人可以想象文本的意义。
在这个辩证过程中,概念思维和想象思维互为补充。换句话说,影像变得越来越概念化,而文本变得越来越有想象力。
危险在于技术性影像的“客观性”是一种错觉。因为和所有影像一样,它不仅是象征的,而且是比传统影像更抽象的象征符号复合体。
新魔法并非改变外面的世界,而是改变我们对外面世界的理解。这是第二级魔法,有抽象的法术。
史前魔法是对所谓的“神话”这种模式的仪式化,当下的魔法是对所谓“程序”这种模式的仪式化。
于是文化分为了三个分支:纯艺术得到了概念和技术丰富的传统影像滋养,科学和技术得到了深奥文本的哺育; 广大社会阶层靠廉价的文本来维系。
技术性的影像把整个历史吸纳进来,形成了永远循环的社会记忆。
*这里指廉价文本/科学文本 从字句转化为了情境,获得了魔法性(程序化的魔法)。
工业社会的基本范畴是劳动:工具和机器完成了劳动,把对象从自然中剥离出来,并赋予信息,也就是改变世界。但装置并不是在这个意义上完成劳动。装置的意图不是改变世界,而是改变世界的意义。
相比彩色照片,很多摄影者更青睐黑白照片,因为它更清楚的揭示了照片的真实意义。
这就是后工业所特有的:有价值的是信息,而不是东西(物件,Things)。物件的所有权和流通的问题(c主义和s主义)变得无效了,让位给了信息的程序化和分配的问题(信息社会)。 不言而喻,工业物品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们携带了信息。
把照片剪下来,送给别人,揉成一团 ——所有这些都是仪式化的举动,是对影像讯息做出的反应。讯息处在这样的一个状态下:影像的一个因素转而求助于其他的因素,为其他的因素赋予了意义,而且又从其他的因素获得了自己的意义。
*如摄影作品标题
影像的表面充满诸神:其中一切非善及恶(坦克/儿童/医生)。
不言而喻,我们不只是在观看照片,我们也在阅读用它作为插图的文章——或者至少是影像的标题。
这就给摄影者提出了挑战:用富含信息的影像来对抗多余的影像洪流。
摄影哲学必须揭露,在自动化的,被程序化的和是其他东西程序化的装置的领地中,人类的自由无立锥之地,并且最终表明,为自由开辟一个空间仍然存在可能性。摄影哲学的任务,就是思索在一个这种装置支配的世界里这一自由的可能性和及其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