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是在系统中逐渐形成的,最易见的为家庭这个系统。
举例来说,某个家庭里,妻子很累,因为家里很乱而老公与儿子都不整理。最后妻子在又累又气的情况下还是得继续收拾跟抱怨。这个就是妻子在家庭这个系统里扮演的角色,也是家里三个人共同形成的结果。
在关系中,人跟人间的行为跟角色就如同拼图一般,共同拼出这个大拼图也塑造了彼此现在的样子。系统里的角色好坏,都是互相造就的。即使系统里的角色觉得不舒服想要改变,却也不容易,因为他必须得面对整个系统所产生的压力。而每个人都在系统里扮演不同的角色,这样才能让系统运作顺利下去,这就是彼此互补的关系。
在我们生活中常会见到的有三种不健康的互补关系。
第一种,在家里或团队中,有些人变得特别能干,有些人变得特别笨拙。
举个例子来说,妈妈极度关心小孩,照顾无微不至。除了让妈妈这角色过度疲累外也容易产生焦虑,但对小孩而言,就因为事情都被妥善安排,丧失了自己的人生控制权,什么事都不积极也没兴趣,慢慢的成为一个越来越没能力的人。
第二种,系统透过把某人变成要问题的人来维持平衡。
举个例子来说,公司有个很焦虑的主管,控制欲很强,也常常让所有的人都要配合她。之后就会发生原本能力不错的新人,在这系统中能力变弱了,甚至四处受挫到怀疑人生,最后一个一个全离职,这是因为新人最容易成为系统焦虑的替罪羊。
若是在无新人的状态下事情一样不会改变,系统会重新分配角色,来达成新的平衡。
第三种,系统中角色的错乱,某人担任另一人的角色,并把所有人定位在错误的角色上。
举例来说,父母带过动症的儿子去看医师,在询问病情时,爸爸开始指责妈妈,说她专职带小孩还带成这样,真不知道怎么带的。
过一会突然听到儿子安慰妈妈不要哭,并去抱住妈妈。
这个家庭产生的互补性是,爸爸指责妈妈,妈妈情绪转移到儿子使病情加重。然后爸爸更火大更容易指责妈妈,最后陷入恶性循环中。在这样的互动模式中固定了三个角色,指责者,安慰者跟受害者,也使这三个人无法动弹。
而这种不健康的互补关系要如何改变呢?
若以个体角度上来看,通常会是从出问题的那人著手,也就是儿子。带儿子去看医师跟治疗,儿子好了就没事了。
可是系统的改变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参与这系统每个人的事。爸爸没发现治疗儿子的药,其实就在自己身上。
虽然爸爸无法直接治疗儿子,但是他能重新靠近妈妈,安慰妈妈,减轻妈妈焦虑。
妈妈焦虑减轻了自然不会传递到儿子身上,那儿子也因为不用再担心妈妈了,过动症的症状才会减轻,这就是系统的互补。
从系统的角度来看,改变不只意味著变革某种行为,更是从转化某种行为开始。当你有所改变时,系统会产生一定的混乱,你也会受到很大的阻力。不过,之后系统会再混乱后重新达到一个平衡,是一种更多可能性的平衡,一种更有利于系统中每个人自我发展的平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