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
《中庸》开篇讲“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率性之谓道”,是先觉者,顺着人性做事;“修道之谓教”,是后觉者,跟着学。人性就是道。
感
人性是什么样子的呢?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三字经》中讲“人之初,性本善。”人最开始来到这个世界上,本性原本善良。如:不失其赤子之心,就是圣人。
率性之谓道,是要告诉我们,道是离我们很近的,顺着人性做事。我们就可以达到。
思
记得一个生物学家写了一本书《自私的基因》这里讲人性是自私的。人是由基因组成,而基因是自私的,他有无限向外扩张的欲望。而人性中最可怕的就是“欲”,所以我们要“克己复礼”以明其纯善之本性。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仁。
孔子是儒学的奠基人。是不是孔子思想就代表了儒学的全部了呢?
思想是需要练习的。思想没有固定。朱程理学也好,宋明心学也好,都是在孔学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思想,在当时的时代,更加适应当时社会,发展出来。他们并不能称是了“真孔”。而是加了时代背景的孔学。所以说,只要有思想,都可以发挥。
尧舜,如果把他们当故事讲,那就是历史。与今天的关系不大,如果把他们当思想,他们就是我们需要分析、研究、学习的方向。圣王之说。
经书是思想。我们现代人也有自己的思想。书有古今,思想没有新旧。“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周朝时,就知道要创新。并不是我们现代人要改革创新,我们古人也有这个意识。这个意识就是思想。
我们古人读书,是要用智慧来开启智慧,而不是死背书。
行
顺着自己纯善的本性做事,做人。就要克己复礼。
首先要克制自己的欲望,是自己的本性清明。
其次,要练习自己的思想,多思考让自己的思想为修身,明理所用。
再次,多读对自己有价值的书,学习古人,用智慧开启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