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音频听了快两遍了,但是到了做总结的时候,还是觉得自己有很多没有理解的地方,不免有些挫败感。但是该总结还是要总结的。
课程名称是自我发展心理学,但很大部分讲的是改变。从行为改变到思维改变,从自我到两元甚至三元关系,从局部到整个人生。(现在想想,好像就是爱自己、爱他人、爱生活。纯属个人想法。)课程中有些观点是我之前没想到的,有些是我的困惑之处,最主要的是陈老师用很多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很容易联想到自己的经验产生共鸣。听完很受启发,不过还没开始真正的行动,后面要实践起来。
课程一共有5个章节:
- 如何启动行为的改变
- 如何启动思维的进化
- 如何拥有高质量的关系
- 如何走出人生瓶颈
- 如何绘制自己的人生地图
下面我将按章节进行总结,这次只有前3章的总结内容:
1. 如何启动行为的改变
本章讲了3个问题:
- 改变是什么,即改变的本质。
- 改变的阻碍,即为什么我们会无法改变?
- 如何改变?
陈老师说到改变的本质是创造新经验,再想到以前看的心理学知识,有了新的理解。新经验,也可以说是新习惯,但是新经验不是机械的。我理解新经验的模式是,你做了什么事情,得到了什么收获。如果收获是正向的,那么你才会有动力去将这个事情慢慢变成习惯,从而改变自己。之前看的心理学课说到的高峰体验大概也是这个意思。另外,mentor说在工作中,要先干成一件事,然后积累经验,干成另一件事,这样不断有了正向循环;你就会持续成事;我想应该也是这个意思。说的更直白点,改变可能不是一件顺其自然的事情,而是有“预谋”的。
至于改变的阻碍,我想每个人都深有体会。陈老师用了大象和骑象人的比喻,一下子让“为什么改变难”形象起来。
人的情感面就像一头大象,而理智面就像一个骑象人。
骑象人骑在大象背上,手里握着缰绳,好像是他在指挥大象,但事实上,他的力量微不足道。一旦和大象发生冲突,他想往左,而大象想往右,那他通常是拗不过大象的。
对于改变而言,理智提供方向,而情感提供动力。
所以再也不要随便责怪自己为什么改变失败,你想你能拗过一头大象吗?把情感比作大象,是因为旧的经验已经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我们没法一时之间转变旧经验。除了之外,还有一些隐性的、潜意识里的想法,我们没有察觉到的一些在阻碍我们改变。课程中提到3个方面:心理舒适区、心理免疫X光、检验人生假设。陈老师用《肖生克救赎》里老布的例子告诉我们,舒适区不一定是环境上的舒适,而是心理的舒适区。可能当前的环境我们并不满意,可是心理已经适应了这种环境,那也是心理舒适区;如此,便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会有恶性循环。
真正的心理舒适区是我们熟悉的应对环境的方式。
那旧应对方式帮我们解决了什么问题呢?(或者直白点,旧应对方式有什么好处?)心理免疫X光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这些好处。心理免疫X光片有步:
- step 1: 设定改变目标,指行为改变
- step2: 列出做了哪些与目标相反的行为,双休刷视频
- step3: 想一想如果不按现在的方式做,会发生什么事情?
- step4: 追问为什么会有step3中的想法,即心理假设
于是,通过检验人生假设,尝试改变旧的心理假设。
找到自己为什么改变难的原因后,如何开始改变呢?
- 小步子原理:奇迹提问。有点类似于武志红老师讲到的迪士尼乐园的CEO的方法,提出期望。为了期望,应该做什么事情,然后让自己开始第一步。也类似于倒推方法,先设定目标,然后规划完成目标应该做到哪些事情。刚开始目标不要太大,让目标尽可能能达成,树立信心。
- “环境场”原理:大多数应该有这种经历,在学校(或在公司)比在家里学习(工作)效率高,我们通常说那是因为学校(或者公司)更有氛围,这种氛围就是“环境场”。想要让新行为变成习惯,我们也需要培养这样的环境和氛围,减少行为的阻力。
- 情感触发原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感是大象,因此大象也需要动之以情。给我新启发的是,一般触动我们的通常是压力、焦虑、内疚等负面影响,但是我们的旧行为也正是为了应对这些负面情绪,因此不要随便责备自己。
最后陈老师提醒我们:如何区分有效与无效的改变?第一次“改变可能也是舒适区”的体会是在第一次换工作后,我突然意识到,会不会因为我比较喜欢新环境的体验,所以反而改变环境是我的舒适区;相反,一直呆在一个地方是我不喜欢的事情,同样,我也学不会怎样建立长期的关系(包括人和物)。
2. 如何启动思维的进化
如果我们的思维不改变,有时候很难发生行为的改变。那我们的思维里有哪些陷阱或者误区,会阻止我们改变呢?
防御型思维的“三大天王”:僵固型思维、应该思维、绝对化思维。
结合自己的经历,我发现我们可能不会总是处于防御型思维,可能我们在某些方面是成长型思维但是某些事情上却是防御型思维。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想着自己是新人,如果对什么事情不懂或者犯错了是很正常的,因为我本来就是来学习、成长的。但是工作两三年后,我发现我开始害怕犯错,尤其是当工作处于低迷期时更怕出差错。对于3中防御型思维最典型的例子。
2.1 僵固型思维
僵固型思维最明显的误区是认为人的能力是固定的,而动态可发展的。而我在这方面是矛盾的,一方面我觉得人的能力可以后面发展,但是另一方面我又羡慕那些“聪明”的人。课程中讲到的很贴近生活的例子,那些从小被夸聪明的孩子的发展能力不如被夸努力的孩子。因为前者为了维持自己聪明的状态,会避免自己犯错的情况,从而不会尝试新的挑战;反之,那些被夸努力的孩子,会认为很多事情是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因而愿意去尝试更大的挑战,因为他们觉得通过努力挑战是可以战胜的。现在想想,“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其实是个很好的僵固思维的反例。不仅说明了能力是可以培养的,也说明了如果不努力能力还会倒退,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2.2 应该思维
从小就被父母和老师教导:不管学习能力怎么样,重要的是态度。小时候经常会被父母批评:贪玩的不是好孩子,爱学习才是好孩子;到高中,那些挑灯夜战的学生才是好学生;到了大学,经常去自习室的是好学生;读研时,在实验室不呆到12点都算不上刻苦;工作了,由于互联网996是常态,如果不加班都显得自己很没用。这一路来,我的意识里已经认可,勤奋、刻苦、自律、热爱工作是优秀的必备条件之一。因此,当我颓废时、想偷懒时,我会觉得自己很差劲:我应该热爱工作;工作时我应该集中注意力;我应该利用一些闲暇时间学习。甚至有时候我也会出现课程中的例子,过于关注自己是否认真、是否专注的态度,如果态度不端正就会悔恨自责,而忽略了目标。我也像“妈妈”一样,一直在责备自己应该如何如何。平常我总喜欢说要随性而为,但最后才发现,我只是被内心的“妈妈”束缚了,所以内心才如此渴望随心所欲。
2.3 绝对化思维
比如当某项工作没达到预期时,如果我对自己说“看来什么事都做不好”;那这就是绝对化思维。生活中,你肯定也不少听到这样的抱怨:“你总是这样xxx”;这也是绝对化思维。当然绝对化思维也是有范围的,如果我觉得事情没做好是和当天的心情有关,那我就是在说今天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如果范围是这个项目,那我就是觉得这个项目我可能做不好了;如果扩大到整个公司,那我可能会觉得这家公司不适合我;如果范围扩大到专业,我可能会觉得我不适合这个专业。在我看来,绝对化思维是因为我们不是对事,而是对人(多半是自己);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具体的这件事,而是扩展到抽象的未来。要避免绝对化思维,我们要“就事论事”,还需要避免使用“总是”这样概括性的描述。
3. 如何拥有高质量的关系
我总是自认为是一个不会交际,也不会处理关系的人。对于关系的课程我总是似懂非懂,掌握得不是很好;在这里我也不多说。但是课程中关于关系中角色的观点,让我想到了萨提亚的家庭治疗模式。每个人不是单独存在的,或者说我们总是处于关系之中,因此我们的行为也会受关系的影响,而我们的行为往往和我们在关系中扮演的角色有关。比如,我在工作中总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因为总觉得我应该听取别人的意见,导致有时候对的事情被别人质疑后自己也会产生怀疑。虽然我曾经有段时间想改变这种状态,但是没有成功。现在想想,可能是因为我的心态导致的,我心里可能觉得当我对某件事情不是很有把握时,我就好像“低人一等”,因此我会更多地考虑别人会不会认可我的观点;而不是去坚持自己的观点。另一个体会较深的是,当我们处于多元关系中时,有时候关系的改变可能不是光靠我们个人就能解决,而是需要关系中的每个人的改变;但是,我们仍然只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因此这个时候我们越发需要明白哪些是我们能改变的,努力去改变能做到的,对不能改变的也不要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用专业的话说就是“课题分离”吧。
以上就是我听完前3章的一点理解,有些地方可能理解不够深刻,仍需要反复学习。陈老师大多用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讲解,因为每次听都有新的收获,只是我们如何才能说动心里的大象,还需要运用这些知识,并且不断地练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