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是一篇读后感,《活着》的读后感
福贵仍然活着,和一头老牛静静的活着。
有时候,我真的不喜欢余华清冷的文字,它让你不能发泄,不能诉说,任那种沉闷感一直无限蔓延。他的故事没有高潮,通读下来,倍感沉闷,可总在恰当的时候给你的心,开个小闸,透透气,然后全部紧锁。有时候,我却当真喜欢他,没有虚伪,没有矫情,字里行间的人生才是这般的真实
余华说,“活着”这个词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来自于喊叫,进攻,而是忍受。忍受生活赋予我们的责任,现实给予我们幸福,苦难,平庸,无聊。谈及忍受,我总觉得有一丝丝的无奈与伤感,我倒宁愿将他所说的忍受换为接受。在我看来,忍受之下少一份心态;接受之后却是一种豁达。书中的福贵,我了解他却又不了解他。我了解他,我读了他的一生,而他的一生活着似乎就是为了看着身边的死去。我不了解他,我虽然读了他的一生,却无法感知他最后那份平静,那是种超越生死进境的一种平静。
从另一方面,我并不觉得福贵是悲剧人物。他一生都在失去,可这些失去却让我看见他所拥有的。无论是年少轻狂,或是社会动荡,都未曾夺走他身边至亲至爱的人对他的爱。即使肉体消失,精神却始终不离不弃。总有人说,同甘易同苦难,而福贵却是多么幸运的人。若你问我,那又怎样,他身边的人不都死了吗。可是,亲爱的,若要总结人生,我很赞同亦舒所说的,“人生本就是失去。”失去这种残忍不断的提醒你什么是存在,什么是珍惜,什么是你拥有的。
我欣赏最后福贵的那种平静,奔波劳苦一生后的平静,我没有那样的经历也没有那样的境界。福贵才最懂什么是活着,对于我们活着是伴随死亡的,就如同快乐是伴随着忧伤,天下一切就是这样相辅相成;对于福贵,没有所谓的活着和死去,也没有所谓的快乐与悲伤,天下一切本无形,何苦累了自己。经历了一切,最后也归于平静,而生命难道不就是平静,始于静,归于静,被时间消磨后的平静,接受现实与生活后的平静。
应用《Notebook 》里的一句话来结尾:
“The Young, brash and impatient must always break the silence. It is a waste, for silence is pure. Silence is holy.” 👈 (有点不对题,但也是一种看法。)
更新一下:
⬆️ 魏尔伦 ( 若是联想到了兰波,我可就要逼着留言了,脸红红)
前几天看了魏尔伦的《蚂蚁人生》大致的情节与《活着》差不多。非常喜欢最后90岁的老人说的话,似乎是对自己存在的一种讽刺又像是诉说一种悲哀
“他苍凉的声音像远古时期的洪流冲击每一个人:‘一窝蚂蚁抱成足球那么大一团,漂浮在离我10米远近的水面上。每一秒都有蚂蚁被洪水冲出这个球。当这窝蚂蚁跟五岁的我一起登上陆地时,它们竟还有网球那般大小。’ ”
如同福贵一样,死神在拥抱灵魂时,总是不曾看见过他们,那种沉重的久远的,无法言喻,好似一种平静的悲哀。从腹腔滋生的悲哀,窜到胸间就停止了,也不是堵在那里,而是就那么漂着,漂着,然后所有想要喷涌而出的泪水都成为了“将要”。
又不同于福贵,布奇的沉重还有一抹戏虐。看似漫不经心,看似不着痕迹,却全是对比和自喻。更加让人思虑的是,魏尔伦在开篇就点出:
“鳏夫布奇今年90岁了,而且看样子,他至少还有20个年头好活。”
读完全篇,再回头看这开头一句,似乎嘲讽着,“二十年的孤独,二十年的痛苦,二十年的难以忘怀。” 作者巧妙的用年龄和时间让这种沉痛具像化了。但就是成为了一个很具体的东西,似乎也难以形容,但是我们知道,它那么清晰地印在心间,我们看得见,说得出,却不知道怎么为其悲悯,怎样哀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