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一本新书《巴菲特的第一桶金》。看完后发现虽然都是老生常谈的案例,但不同的视角让人读完后有了新的收获。
巴菲特早期的投资风格,是师承格雷厄姆的“捡烟蒂”:就算是没人要的烟屁股,捡起来也能抽上一口。
事实上,早期这种投资方法,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接近无敌。因为当巴菲特以远低于净资产甚至净流动资产收购一家公司后,最坏的结果就是破产清算或是找人接盘。这两种方法都能保证这笔投资稳赚不赔。
然而,几件事使巴菲特对这种投资风格作了一定的改变。
首先是公司破产清算后,失业人群对巴菲特的恶意。“即使挣了钱,但也不想成为被人讨厌的人。”
第二是随着资金规模的扩大,以及市场上效仿者增加,使得“捡烟蒂”的机会越来越少。
第三就是巴菲特在一气之下收购伯克希尔纺织公司后,尽管新投入了大量资金,聘请能干的管理人,但在苦苦支撑20多年后依然关闭了纺织业务。
这时他意识到,与其以便宜的价格收购一家平庸的公司,不如以合理的价格购买一家优秀的公司。
巴菲特戏称这种意识的转变,使自己“从猿猴变成了人”。
自此之后,我们看到巴菲特购买的大多数公司,都可以归为两类:
一类是用一定溢价购买具备强大经济特许权的优秀企业,例如喜诗糖果。
另一类依然是以便宜的价格购买的公司,但这类公司有大量浮存金,可源源不断地提供投资弹药,例如韦斯科金融公司。
其实还有一类,就是趁着市场偏见,用便宜的价格买下的优秀公司:例如在水门事件后前途未卜时的华盛顿邮报。
摘录
“如果管理层能力不佳,即便是价格再低,我们也不会收购这家企业。”
“正如巴菲特所说,零售业的管理层必须“每一天都保持聪明”,而其他行业的管理层即便在一段时间里表现平庸,也不会对公司造成毁灭性影响。所以,具有品牌的公司,例如《华盛顿邮报》、可口可乐和迪士尼,这些公司的管理层即便有一两年表现很差,他们也能维持特许权(在客户心中的地位)不受太大影响。百货公司没有这样宽松的环境。当然,也有卓越的零售商,他们每一天都很聪明,能年复一年地击败对手,但是这样的零售商很少。”
“出于投资的目的而评估股票和公司,一直是将定性因素和定量因素结合在一起……有趣的是,尽管我认为自己属于定量分析学派,但多年以来我最成功的投资决策都是在充分考虑定性因素后做出的,这种对定性因素的判断力,我称之为‘高概率事件洞察力’,这才是我赚大钱的秘诀。然而,这种机会非常少见,正如洞察力一样往往得之不易。当然,定量分析一般并不需要洞察力—数据本身就会说话,数字会像球棒一样猛击你的脑袋。所以,赚大钱的投资机会通常来源于正确的定性决策,但更多确定无疑的利润则来自于直观的定量决策。”
“在你心中,测试一家公司是否属于“注定发生的事”,方法之一就是想象自己要去一个远离人烟的荒岛住上十年,当你十年后回来的时候,那家公司是否还能在它的行业里居于主导地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