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马陵之战后,魏国受重创,秦国也趁火打劫,期望抢夺河西地区,成就帝王霸业。
自译部分
公元前340年卫鞅上谏秦孝公:“秦国与魏国的关系,互相为心腹之患。不是魏国吞并秦国,就是秦国战胜魏国。为什么?魏的领土在万山之西,首都安邑,西方与秦以黄河为界,独占山(崤山)东部之利。强盛时,就向西进军,占领秦地,衰弱时,就向东扩展,收尽广袤平原。现在秦国依靠君上您这么贤明的统治而如日中天。魏国最近却不断被齐国爆锤,与诸侯外交关系不断恶化。现在就是伐魏的最佳时刻。魏国如果抵挡不住秦国的攻击,就会东迁。那么秦国横跨黄河,凭借山川形势,就可以威慑东方广大诸侯。帝王霸业就此开始。”
秦孝公采纳了卫鞅的建议,命卫鞅点兵伐魏。魏派出公子卬率领大军防御。
两兵既已对垒,卫鞅派人给公子卬修书一封:“我在魏国时,和您是铁哥们。现在虽然我侍奉秦国,但大战在即不忍攻击您。可不可以咱们坐下来喝点酒,聊聊过往,发个盟誓。吃饱喝足后各自罢兵。给秦、魏两国有个交待。”
公子卬毕竟年轻,亲信了卫鞅,亲自赶赴酒局。宴会上两人喝的很尽兴,并缔结了盟约。但是喝到差不多时,卫鞅设伏的兵士突然出现,绑架了公子卬。魏军主帅被俘,秦军奋勇攻击,大破魏军。
魏惠王这时慌了,派遣使者献河西之地于秦以求和。所以放弃了安邑之地,迁都大梁。并时时悔恨:“早知这样何必当初,我不该不听公孙痤之言!”
卫鞅立功,秦封卫鞅十五邑,称商君。
读书笔记
1、本文展现了商鞅(终于可以在本节称其商鞅了)的战略眼光及卑鄙之性。不过秦一直想夺取河西之地,商鞅此时只不过不断迎合秦孝公心意。早在魏国击赵、击韩那几年,秦国就一直骚扰魏国西境,逐步吞食魏国西边领土。此时商鞅敏感地抓住了一个契机,就是魏国马陵之战的失利,从信心、军力来讲,魏国正是虚弱时。
2、商鞅的卑鄙之性。两军对垒,靠阴谋绑架了对方指挥官从而击败魏军,让我们看来,十分不齿,也是商鞅一生的污点。但是,我们作为中立者评判前人,应从其信仰来看他的所作所为。信仰有时决定了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商鞅是法家的代表人物,法家是绝对的功利主义者,不管用什么方法,达到目的即可。他行事少一些儒家的理义仁德,多一些好利恶害的术。所以从商鞅自己的毕生目标(强大秦国)来讲,还是自己的行事准则来看,绑架指挥官这事,对于他的人生维度,没有不妥。所以一个人做了好的坏的事,从客观来讲或从学习来讲,我们不能对事的结果直接下定义,而应先从那个人的信仰、世界观、价值观和所面临的局面、形势探寻他为什么这么做。
3、本文又出现了一个疑问,就是魏国迁都大梁事件。在前文围魏救赵的故事中,我已经提出了疑问。《史记》、《资治通鉴》都认为是在公元前339年,然而《竹书纪年》则记载前361年(围魏救赵、马陵之战前)。不管怎样,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都有一些后世对当世的国际局面揣测在里面。而我认为,不管早迁晚迁,只要符合当世的战略考虑,发展重心即可。时间原因,我也不去做考证,只要悟理即可。读书总不能钻牛角尖,只要探寻意义就好。
4、关于魏惠王的可爱。不管后人如何评价他,我觉得他这般钢铁直男的可爱,我是很喜欢的。两个儿子被人弄了,现在醒悟不该不听公叔痤之建议,有些后知后觉。可是请问,以结果推原因,是我们应该做的吗?当时魏国如此强大,君主如此有信心,如何能将一个不入流的小角色牢记心里呢?事件的发展是各种原因交织的,那么如果不是孙膑的捣乱,魏国是不是已经压榨了赵国和韩国,那么我们是否也可以说,魏惠王应该悔恨庞涓当时没消灭了孙膑呢?尽人事,听天命,努力做好当下,谁也不是千里眼顺风耳,能看到历史和未来,我们做的,只不过是尽量借鉴,尽量避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