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满真是一种教学功德呢?
个人认为这种说法不恰当,但是追求圆满是现在大多数老师在做的事情。从每一节公开课上都可以看到老师们在课堂上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并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并且教学板块清晰,还把时间卡得非常准或者会根据时间来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目的就是想要呈现一节完美的课堂,这就是很多人认为的圆满。
在作者看来,这样的课堂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必定忠实地执行教案,精准地演出“教案剧”,学生犹如整部机器中的一个零件,处于“被学习”的状态,至于自主意识、创新能力。则很难得到培养。一切都在教师的预设中。所以也有人说公开课就是“表演课”,而且有些还是表演了一次又一次的重复课,最后呈现出来的看似圆满的课堂。作为老师,深知磨课的痛苦,但如果在这个磨课的过程当中不断重新建构,不断解读文本,不断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调整,这样的磨课对老师来说是有助于提升的,但对学生而言,则少了很多试错的机会。
张祖庆老师曾经说过,他备课从来不写详案,有时看到同行备课密密麻麻的教案,几千字,甚至于老师的每句过渡语,预设学生可能的回答全部都提前备好。这样的课堂是非常受限的,他的课备在心中,当然,这是大师级的备课方法,因为他已经有了多年的沉淀,多年的文本解读,多年的教学经验,他可以上“裸课”,也照样上得精彩异常。但对年轻教师来说,这个过程也是必经的,没有精心准备好的教学设计,没有那么多的预设生成,有可能一节课上下来都是不知所云的,所以这个也是对不同阶段的老师来说的。
圆满的课看指的是任务完成好,目标达成度高的课。看似美好但却不利于推动基于现状、尊重现实、面向未来、渐改渐趋的教学变革。但我在想,最起码我们是否应该朝着圆满的课去前进,以此为目标呢。作者也提出了追求圆满会存在的问题?
追求圆满我们的教学会往往只有预设,而没有生成。生成也就是课堂上老师与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也是学生的所得。而预设,所有的一切老师都了然于心,老师希望学生会回答出生什么答案,学生又来猜测怎样才能答对,是不是能达到老师心中想要的答案,有的课堂,老师提问一个问题,他的心中有一个标准答案,当教师提问时就希望学生能回答出他心中所问,如果说的不是他想要的,他就会一直问一下,一直问到出现这个答案为止,这样真的就是学生的学习吗?不是猜猜老师想要的答案是什么吗?
看过一个节目《超级语文课》,其中有一个环节是同课异构,两个老师的备课方式迥然不同,一个老师把每个教学环节都梳理地清清楚楚,每个环节自己该说什么,学生都回答什么都预设到位,教学课件也制作得非常精美,但另一个老师追求的是“一支粉笔打天下”,他不主张制作过于精美的课件,认为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也不去预设太多,他更希望看到的是学生课堂上的生出,他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而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由此可见,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式,但哪种方式对学生更能帮助他们成长呢?毫无疑问是第一种。课堂应该留有一些弹性空间,让学生可以自主活动,我们有必要积极期待,呼唤并创造条件引发更多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成,这是追求圆满所无法达成的。
追求圆满待会导致机械执行,而行止相克。当我们机械地执行课堂的每一教学环节时,一旦课堂发生一些变动,老师讲无所适从,就好比教师设计好一串问题引出想要的答案,如果第一个学生一下子就回答出来了,那么教师后面的内容就显得多余,这样必然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所以备课无法备得全面。
第三个可能会导致的问题是往往顾此失彼,而抹平“迹差”。这里讲得比较晦涩,大概理解就是教师如果要追求圆满的课堂就很容易会抹平迹差,难以看到个体的教育。
因此,教师追求圆满的课堂是不切实际的,实际上根本就没有百分百圆满的课,其次还会使我们失去平常心,学会积极接受课本来就不是圆满的,都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每次上完课反思都会去想哪些环节可以完善得更好,哪个学生的回答可以处理得更巧妙,但对于学生来说,这节课上过一次不可能还有一次修正的机会了,所以能不遗憾吗?
很喜欢这里的一句话:余文森教授说:“我们的实验教师心态要平静,要相信一节课任务没有完成,并不影响学生三年的发展。”所以教师不要纠结一节课,不要过于追求圆满,接受课堂的“缺”,我们才能更好的去完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