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是总会遇到的,但重要的是学会抓住机遇。当你无视而过的时候,你才会明白不是你没有得到,而是你没有把握。
前段时间,我接到领导的通知,让我和另一位同事代表部门参加公司演讲比赛。收到这个消息时,我甚是惶恐!演讲,是我最不敢触碰的领域。在我的认知中它是最高级别的讲述加表演 。我虽然有几次舞台经验,但不足以担当如此重任。心底还有一个声音在告诉我“敢比会更重要,要抓住一切锻炼自己的机会,即使拿不到名次,也能有‘从零到一的突破’。 ”
万事开头难,真正做起来远比想象的要难。开始着手准备演讲稿之前,我分别在微博、简书、知乎等软件上查阅相关关键词,知识点,最终拼拼凑凑写成了一篇我所认为的演讲稿。
以人为镜,向做到的人学习。我就向曾经获过一等奖的同事讨教经验,意外的是她第一件事就把我演讲稿否决了。演讲稿废了,我再一次想打“退堂鼓”。她告诉我“演讲稿选材最好是身边的人和事,或者自己亲身经历,最平凡的小事之中往往闪烁着最耀眼的光芒”。
听完同事的话,我思虑良多。这一次,我并没有急着写稿,而是查阅了很多名人的演讲稿,例如:逆袭北大,《超级演说家》冠军刘媛媛的《寒门再难出贵子》,著名演员吴京的《一切不怕从零开始》,以及奥巴马夫人米歇尔的《触动心灵》等,他们的共同点在于有自己的故事,也只有故事才有亲和力、才能吸引到观众。我的大脑中开始回想自己在公司十年的经历,没有惊天动地的励志故事,没有让人难忘的感人壮举,这让我再一次陷入了绝望。同事告诉我“平凡的人也有别人不为人知的奋斗故事。”最终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在限定日期的最后一天敲定了文稿。
很快就迎来了初赛,各部门的参赛选手汇聚一堂。有的人稿子还不熟,有的同事却已经背得滚瓜烂熟,更有甚者已经做好了配乐和PPT。而我为了节目效果,草草地在现场找了一段轻音乐,文稿内容也是似熟非熟,顿时觉得自己好像没什么优势。开始比赛了,我站在台上更是紧张的手脚冰凉,说话打颤。幸运的是最后进了决赛。随后,我细细总结了一些现有的优势:大部分参赛者还不能脱稿,而我已经背了80%;普通话不标准的人员很多,而我去年参加过100天的普通话训练,学会了断句,重音,语速等;他们没有什么舞台经验,我多少有点;有一部分参赛者的稿件内容没有故事,都是空话,不太好脱稿,而我写的是自己的经历。而劣势在于:有几个稿子内容比我的要好的多,文采也很出色;我上台比较紧张,容易忘词;没做相应的PPT或视频等。
必须重视前期准备这个工作,每件事情都要认真对待。稿子内容我不准备有大的改动,因为已经可以按照思路脱稿,接下来就是找图片做PPT。第一次做,相对来说有点吃力,我还特意在网上购买了某线下的演讲课程,边听边学边找感觉。演讲时衣着、表情、站姿、手势都是关键;此外,要关注每一个细节,把任务做到极致。临近比赛的前三天,我每天对着镜子反复练习,不管是夜里闭上眼睛,还是白天一张口,眼前就如看着稿子般进行演练,一遍又一遍,直到所有的元素一气呵成。
比赛当天我听了同事的建议“生活要有仪式感。”去店里化了美美的妆,做了个好看的发型,即便有点紧张,但看着镜子里精致的自己时自信心一下子也提升了不少。
关于预先抽取的比赛排号,我有点不占优势。在台下听了其他选手的演讲后,心里不由得更紧张了。到我上场了,我告诉自己“放平心态,做好自己就好。即便是配角,也要发出自己的亮光。”整个比赛过程比我预想的顺利,比平时练习的要好很多。让我意想不到是竟然得了第一名!
对于我的胜利,有些人说我比较幸运。其实,我并不相信运气,我只相信“有付出,总会有回报”,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人知识的增长、技能的提升也不是一日两日的功夫可以完成的,但大部分的工作都需要有一定能力的人去完成,这才是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的真意,并不是机会有所偏爱,而是能力不够的话,机会掉到你面前,你也没有能力接住它。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提升能力从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成年累月的积累,才能获得扎实的技能,比别人更胜一筹。
从现在起,时刻准备好自己的状态,准备迎接每一个属于你的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