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思考的艺术:你最好让别人去犯的52种思维错误》 于2013年由中信出版社出版,作者是德国人罗尔夫·多贝里,译者是朱刘华,这本书在德国畅销40万册,率先击败《乔布斯传》登畅销榜首。
罗尔夫·多贝里在本书序言中讲到:
有关思维错误的知识让我更平静、更审慎:我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思维陷阱,并在它们造成重大损害之前予以避免。
“这里使用的思维错误的概念,是指系统性地偏离理性,偏离最理想的、合乎逻辑的、理智的思考和行为。”“系统”一词很重要,因为我们经常错误地走向同一方向。
人类的伟大之处正在于对自己的思考能够做出更进一步的“思考”,从而发现其中的漏洞。因此如果熟知思考方式的隐形陷阱,人们就会犯错更少,从而离成功更近。
本书采用生动丰富的实例,介绍了52种常见的思维错误,我将分三次摘抄其概要,供伙伴们参考学习。
当然,在阅读这本书时,我们也不要忘了“觉知”,在接受其观点的过程中,时刻检视自己的思维过程,避免陷入“权威偏误”的陷阱。任何一种理论都有其适用的范围,一旦超出边界,往往过犹不及。
1、幸存偏误——为什么你该去逛逛墓地?
幸存偏误是指:由于日常生活中更容易看到成功、看不到失败,你会系统性地高估成功的希望。不了解现实的你对成功抱有一种幻想,认识不到成功的概率有多微弱。不了解现实的你对成功抱有一种幻想,认识不到成功的概率有多微弱。
哪怕你的成功纯属偶然,你也会发现你与其他成功者的共同点,并将它们诠释为“成功因素”。不过在逛失败者(人员、公司等)的墓地时你会发现,这些人经常也运用了他们以为的“成功因素”。
幸存偏误意味着:你系统性地高估了成功概率。解决办法:尽可能常去逛逛曾经大有希望的项目、投资和事业的墓地。这样的散步虽然伤感,但对你是有好处的。
2、游泳选手身材错觉——哈佛是好大学还是烂大学?我们不清楚。
职业游泳者体形完美,并不是因为他们锻炼充分。实际情况正好相反:他们之所以成为出色的游泳选手,是因为他们拥有这样的身材。他们的身躯是一种选择标准,而不是他们运动的结果。
一旦我们混淆选择标准和结果,我们就会产生游泳选手身材错觉。如果没有这种错觉,一半的广告都不会奏效。
快乐的人不愿认识到,其实快乐大多是与生俱来的,在生活中恒定不变。因此游泳选手身材错觉也是自我幻觉。如果快乐的人还来写书,这一欺骗就完美无缺了。
为此,请你从现在起远离成功自助图书,它们百分之百是那些天生具有快乐倾向的人所著。书中从头到尾都是好点子,但读者不知道,这些点子对数十亿人都不管用——因为倒霉蛋是不写成功自助图书的。
结论:凡有人讴歌某种东西值得追求——强健肌肉、美貌、高收入、长寿、影响力、快乐,你都要看仔细。在跨入泳池之前,不妨先照照镜子。你要诚实地对待自己。
3、过度自信效应——你为什么会系统性地高估自己的学识和能力。
我们总是系统性地高估我们的学识和预测能力——而且高估得很厉害。对于过度自信效应,重要的不是单个估计是否正确。过度自信会令你忽视你真正知道的东西与你已知的东西之间的区别。
过度自信效应对专家的影响比对非专家的影响还严重,一位经济学教授在预测油价的5年走势时会与非经济学家一样出错。只不过他这么做时过高地估计了自己。
(1)不存在相反的不够自信效应。(2)过度自信效应在男人身上比在女人身上更明显——女人较少高估自己。(3)不仅乐观者会受到过度自信效应的影响,就连自称悲观的人也会高估自己——只不过高估的幅度要少些罢了。
结论:请对所有预测持怀疑态度,尤其是当这些预测是由所谓的专家们作出的。请你在筹划任何事情时都从悲观的角度出发,作最坏的打算,这样你才会真正有机会,更现实一些地判断形势。
4、从众心理
英国作家毛姆讲道:“就算有5 000万人声称某件蠢事是对的,这件蠢事也不会因此成为聪明之举。”
从众心理(有时被含糊地称为随大溜)是指:只要别人做什么我也跟着做什么,我的行为就是正确的。换言之,越多的人认为一个想法正确,这个想法就更加正确——这当然是荒谬的。
为什么会有从众心理呢?因为我们过去的进化过程证明了这一行为是生存良策。这一行为模式深深植根在我们体内,我们至今还在使用它。
当一家公司声称它的产品“销量最高”时,请你表示怀疑,凭什么一种产品“销量最高”就应该更好呢?
5、纠缠于沉默成本——你为什么应该忽视过去。
每个决定,不管是私人的还是业务上的,始终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作出的。这种不确定情形下的权衡是理性行为。然而,在我们已经投入特别多的时间、金钱、能量、爱等因素之后,沉没成本令人难以放手、难以释怀。
为什么会有这种荒谬行为呢?因为人类想努力表现得坚韧,坚韧是我们发出的可信信号。
有许多好理由支持你继续投资下去,但如果你只是因为舍不得已经作出的投资而决定继续做某件事,这就不是一个好理由了。理性的决定意味着忽视已经投入的成本。你已经投资了什么并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现在的形势及你对未来的评估。
6、互惠偏误——你为什么不该让别人请你喝饮料?
互惠是风险管理,没有互惠,人类——还有无数种动物——早就灭绝了。然而互惠也有可恶的一面:报复。紧接着报复的是反报复,然后你就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中。
生活中常见的是,人们几乎都不能忍受亏欠,出于纯粹的互惠义务,往往要接受一些温和的敲诈,做一些不情愿的事情,而导致无法跳出恶性循环的怪圈。
7、确认偏误之一——遇到“特殊情况”这个词,你要格外小心。
确认偏误是所有思维错误之父——它倾向于这样诠释新信息,让它们与我们现有的理论、世界观和信念相兼容。换句话说:我们过滤掉与我们的现有观点相矛盾(因此被称作反驳证据)的新信息。这是危险的。
赫胥黎说过:“事实不因为被忽视而消失。”但我们恰恰是这么做的。
在经济界,确认偏误特别猖獗。遇到“特殊情况”这个词,更仔细地倾听是值得的。它的背后经常隐藏着很普通的反驳证据。
只想证明自己的理论是对的和试图证明自己的理论是错的——有意识地寻找反驳证据——其结果会很不一样。
8、确认偏误之二——干掉你的宠儿
我们会就方方面面提出假设,可一种理论越是模糊,确认偏误就越强。比如“人是善良的”想法和“人是邪恶的”想法,双方都能找到足够的证明,并过滤掉反驳证据(相反的证据),得到支撑他们世界观的大量证明。
占星学家和经济学家的行事原则也是一样。他们的说法如此含糊,它们像磁铁一样吸引证明。
宗教信念和哲学信念因其含糊性更是确认偏误的杰出温床,它在这里疯狂地滋生。
确认偏误对经济记者的影响之大非其他行业可比。成功指南和生活援助手册也是按照这个原则撰写的。
结论:请你与确认偏误作斗争。写下你的信条——有关世界观、投资、婚姻、健康预防措施、节食、成功策略的,然后寻找反驳证据,干掉自己最心爱的理论,这是一桩艰苦的工作,但作为聪明人士,你不会躲避的。
9、权威偏误——你为什么该藐视权威。
出错是人类的通病,但重要的是,面对权威我们会将独立思考调低一级。
面对专家意见时我们往往会比面对其他意见粗心许多。还有,我们会服从权威,哪怕是在理性或道德上毫无意义的地方,这就是权威偏误。
存在权威时,社会总是乐于跟从。如果权威们想跨界得到认真对待,将会引起混乱。比如,当一位职业网球运动员推荐咖啡机或一位女演员推荐治疗扁桃腺炎的药的时候。
你对权威的批判性越强,你就越自由,就越相信自己有更多的能力。
10、对比效应——你为什么最好别找模特儿等级的朋友一起出门。
当我们同时面对某种难看、便宜、小的东西时,我们就会判断出另一种东西更漂亮、更贵、更大。我们很难作出绝对的判断。
对比效应是常见的思维错误之一。没有对比效应,就完全无法想象打折生意。
我们就像鸟儿听到枪声一样会对对比做出反应。我们扑翅飞起,很快行动起来。不利的一面是,我们发觉不到逐渐发生的小变化。比如不会注意到钱是如何消失的,它的价值不断下跌,但我们发觉不到,因为通货膨胀是逐渐发生的。
如果你是女人,想找一个男人,你千万不要让你的模特儿等级的朋友陪你一起出去。男人会因此发觉不到你的真实魅力。你独自去就好。更好的办法是:你带上两个比你难看的朋友去参加舞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