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句诗词出自唐朝诗仙李白的诗词《将进酒.君不见》。无论当时诗仙是处于何种心境而致诗兴伴着酒兴喷薄而出,而名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却实实在在流传千古,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国人!诗人的豪情雅兴,惆怅恣意,似乎都在那一刻随酒兴飘出,而凝成经典。
千年过后,仍诗意盎然。中国诗词大会,不止于学习和传承民族文华经典及精髓,我想,在透过诗词引领国人精神动力和文化的一个方面,也该是让诗词洗礼沐浴之人心灵的一种震撼和涤荡,让人心还原高洁和灵秀的一面。
对诗词的理解不仅限于字词的华美,文体的隽秀,透过其创作意境,让吟诗之人后快,扣动心弦而与诗意共鸣,享受到诗情画意而后受启迪鼓舞,这才箅是文化的内涵和力量所在吧。我再次读到这跨越千年仍经久不衰的佳词名句,引发我的遐思——天生我材,还有何用?
在这个垮界的时代,一业而退休,一技而用一生并传子孙,已经越来越不切合实际,甚至已经不太可能了。于是,职场压力,生存忧虑,就象夏日暴雨前的乌云一样,笼罩在许多职场菜鸟的心头!甚至患得患失,恐惧生疾。身处这样一个时代,喜忧参半,困难与机会并存,顺应潮流,跟随趋势,终身学习已是勿庸质疑的需要。昔日的朝秦暮楚,今朝的得陇望蜀,已不可同日而语。当今职场困惑,职场压力或许远超战国时期争霸天下的英雄豪杰,然而,现今一个普通人可能拥有的机会也是昔日英雄望尘莫及的。原因还在于,科技的力量拓展了我们生存的世界,也让我们作为现代人拥有了无限大的想象空间,而我们每个人被赋予的最大资源,不是外界的条件,而恰恰就是我们的大脑!
是什么限制了我们的能力?是思维的惰性,是自我设限和自我否定。
放眼望,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抬望天,谁曾想,古人不知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江山干古存苍翠,世间万代颂英豪。历史记载着人类行进的足迹,在环境中生存的历程,人类自身矛盾的产生与解决,对环境的依赖与改造,与世间万物的并存和相互关系……可以说人类作为地球生物的一个种群,通过人类数十万年发展进化而获得的智慧大脑,思索,实验,假设,印证等等方式,寻求并发现事物本身的功能特性,以及不同事物间的异同和规律,从而学习模仿事物的多样性,独特性,共同性和差异性认知,把人类行为加入万物元素,影响着改造着这个世界能被改变和影响的部分。从而,使世界原本的模样被注入了太多的人为元素,这或许是当时的诗仙太白不曾想到的!
世界万物皆有灵,草本荣枯自成景。我为他用他为我,人生一切皆可能。虚实有度,融为一体。身体是有形而可感知的,可触碰到的实体,而我们的大脑的思维,智慧却是看不见,不可触摸的。人,不就是这样一种结合吗?我们能创造出一部汽车,原本世界上并没有现成的这样一种事物,而细拆分还原它,这车任何一样材料尽管被人类加工改造,却无一不是来源于自然世界!不同的创意,加上不同的组合,便可造就不同的产品。那么,我们自身呢?难道不行么?答案显然是肯定行!
天生我材,还有何用?
打破思维定势,避免功能固着。你会发现,还有其他可能。励志的语言还有很多,如:天无绝人之路,一切皆有可能。而此间想说的,不关乎励志与否,只想思索探究我还有何用,而在此,或许也有人质疑,何以有此一问,何故要问?就因为意欲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吗?不是,而是想打破思维的常规,推倒思维的局限,重新认识一下为人之身心,为人之灵性。试着去重新组合一下,就象水泥、砂子、水混合成混凝土一样。
改变思维方式,转换一个视角,转变一下角色身份,我还可以成为另一个样子,或许这是真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