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为原创内容,文责自负。如需转载,请务必征得作者的同意。
文/小月
编辑/小月
前言
之前我发现了“社恐”这个关于社交问题的词,本来想对它进行专门研究,后来联想到了另外两个关于社交问题的词,发现这三者的表现非常相似,因为经常有人混淆它们,所以我打算写一个系列,希望能给大家作为一个参考,以及能够让大众更好地区分、了解它们。同时我也希望此系列能够有效支持、帮助那些真正的社交障碍者。由于字数有限,我将会分为5篇的篇幅叙述,此篇文章为第一篇。
系列目录
•社恐,社交焦虑,还是孤独症?
•同样是“社恐”,现在有了两种含义
•状态,还是障碍?
•论社恐,社交焦虑,孤独症之间的关系,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事实
•社恐不是时髦语,更不是谁逃避社交的借口
这篇我们来讲讲三者的区别。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社交媒体成为了人们交流的主要平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
近年来,社媒上涌现出了很多人,自称“社恐”。
他们似乎害怕与人交往,害怕面对陌生人的目光,甚至害怕接听电话,光是在人群中就感到恐惧。
然而,这些人当中真的全都无法社交吗?
实际上,在这些自称“社恐”的人中,有一部分人只是单纯地抗拒与他人交往。
而有的人,确实因为经验不足而在社交过程中屡屡碰壁。
甚至还有些人,单纯以为自己是不会社交,可到了医院一检查,却诊断出了孤独症。
那么,社恐、社交焦虑和孤独症这三者之间又有何关系呢?
社恐
在社媒上出现“社恐”的说法前,社恐只是“社交恐惧症”的缩写。
社交恐惧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其往往是由于外界评价压力、自我期望过高等因素所导致的,属于后天性障碍。
患者在社交场合中感到极度的恐惧、紧张和焦虑。患者可能会害怕被别人嘲笑、批评或拒绝,从而避免与人交往。
它并非一种罕见的病症,而是在当今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社交恐惧症的症状多种多样,有些人在面对陌生人时会紧张不安,甚至无法开口说话;有些人在公共场合下会感到心慌意乱,甚至出现出汗、颤抖等症状。
这些症状,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对于社交恐惧症患者来说,他们常常感到自己在社交场合中无法自如地表达自己,这使他们倍感压力。因此,他们会尽量避免社交场合,甚至会出现回避行为。
然而,患者并非完全没有社交能力,他们只是在社交场合中感到不适,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应对。
社交焦虑
社交焦虑并非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它并不等同于社交恐惧症,人们在社交场合中可能会感到紧张、担忧、害怕。
社交焦虑者之所以在网络上表现出“社恐”,往往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可能在社交过程中,因缺乏经验而无法与他人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选择在网络上寻找共鸣,寻求慰籍。
孤独症
孤独症,又被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具有先天性,主要表现为社交交往、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上的显著缺陷。
孤独症患者往往缺乏社交技能,不理解社交规则,常常表现出沉迷于自己世界、难以与人建立深层次的情感联系的特点。
这种疾病使患者陷入了一个孤独的世界,与外界隔绝。
但是,孤独症患者并非因为不愿意与人交往,而是因为缺乏与人交往的能力。
此外,孤独症还影响了情感交流和认知发展:孤独症患者常常表现出沉迷于单调、刻板和重复性的行为,缺乏与他人建立深层次联系的能力。
通过列出三者的概念,我们可以大抵从这些方面区分。
•原因
社恐和社交焦虑往往是由于外界评价压力、自我期望过高等因素所导致的;
孤独症则是一种先天的发育性障碍。
•表现
社恐患者害怕在社交场合中被他人评价;
社交焦虑患者在社交场合中感到紧张、担忧、害怕;
孤独症患者则表现出沉迷于自己世界、难以与人建立深层次的情感联系的特点,不单只是社交障碍。
•程度
社恐患者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应对社交场合;
社交焦虑的程度轻重不一,有些人可能只是在特定的社交场合中感到紧张,有的人可能无论在哪种社交场合中都会紧张;
孤独症患者则表现出明显的社交困难。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社恐、社交焦虑和孤独症虽然在表现上有相似之处,但其本质和原因是不同的。
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关爱那些在社交中遇到困难的人,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建立和维护健康的社交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