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曾看过一篇报道,大学新生入学后,老师在班级统计贫困学生名单,享受“希望工程“待遇,结果没有一个学生举手。孩子们都有强烈的自尊心,谁愿意当众贴上“贫穷“的标签?随着时代的发展,“希望工程“渐行渐远,新兴名词“建档立卡户”取而代之,二者大有异曲同工之妙。每学期,学校都要反复无数次召集“建档立卡户”学生,慰问、减免费用,我们还要每月一次到建档立卡户家中走访。“建档立卡户”这个特殊群体,一时间成了香饽饽。以至于许多人想方设法吃低保、建档立卡。我们走访的部分建档立卡户,并不贫穷,建档立卡,成为享受特殊待遇的标签。
读了程玮女士介绍德国关于贫困学生的优待一文,再对比一下我们的扶贫现状,深觉我们思想太落后了!
文章大意是这样的:德国政府决定给贫困学生发放补助,但不以现金形式支付,给贫困学生办理“通行卡”,专门用于参与音乐、体育俱乐部活动。这一决定却被贫困学生家长拒绝,理由是:伤害了自尊!参与活动,有钱人购票,贫困户出示通行卡,就等于大庭广众之下宣告自己的贫穷。政府为了保护孩子们的自尊,重新规定:给所有孩子都发放通行卡!
我们的“建档立卡”,是否有不妥之处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