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的产生过程
在传统的观念之中,人们认为判断语言正确与否,是否符合真理的时候,往往需要借助“心灵之物”的概念。我们谈论在场事物的时候,自然可以直接意指事物本身,然而当事物缺席的时候,我们谈论事物,就好似是在谈论事物在人心中的投影,因此需要一个“心灵之物”的中介才可以谈论事物本身。
“传统的看法认为,语词的意义,我们提出的判断或者命题,以及我们具有的观念,都是某种心灵之物或者概念之物,某种与我们更为亲密的事物,某种从来不会缺席的事物。因为这样的事物始终被认为是直接对我们的心灵在场的,所以,它们似乎能够在我们和我们意向的东西之间起到桥梁的作用,尤其是当我们意向缺席事物的时候。”
然而,作者从现象学的角度出发,强调这种“心灵之物”并非自然认知现象中切实存在的过程和现象。
1 我们设定在语言和认知过程中,有“心灵之物”的存在,是人们主观意识故意构造的产物。就好像我们在谈论大树时,内心主动生成心灵中的大树,在谈论爱因斯坦的时候,内心生成相关的图像。但是,许多相关的讨论已经逐渐显示出,这种设定会导致人们讨论中的混乱。作者在这里主要不是强调这种“混乱”如何解决,而是强调那种“心灵之物”在发生学上并不存在,或是不具有传统理论认定的地位。
上一节中我们也提到,认定或是否认事物和理论,可以从“发生学”与“理论影响”两个维度展开。有些事情可以通过真正的实验观察得到其“存在”的证明,如通过大脑不同区域的活跃程度来探讨情感与认知的议题。而有些事情不需要直接观察到,甚至即使观察到也不太重要,而是通过引入概念对理论和应用的影响来证明自身。如理论物理学和数学中提到的诸多常数、推算出的理论物等等。作者使用的现象学讨论方法,经过这几章的呈现,我们会发现其比较侧重“发生学”的论证维度。同样,论证“心灵之物”不存在,其也是通过寻找心灵之物的呈现方式,来改变其基础性的地位。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在我们谈论一件事物的过程中,如对方提出“这套餐具是银的”。我们听到这个陈述,并未多加思考,就接受了这个判断。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内心并不会完整地呈现什么事物。相比而言,如果我们逐渐发现一些蛛丝马迹,证明“这套餐具不是银的”,如重量不对、颜色奇怪等等的时候,在我们产生怀疑的时候,内心反而才真正开始思考“这套餐具是银的”这个命题的内含,才在内心中逐渐生成更加具体的描述、属性、呈现。
在这个过程中,在产生怀疑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由“接受与认可”逐渐过度到“悬置”的状态。“餐具是银的”这个命题由天然认同的状态进入了一种反思的状态。而在这种“反思状态”中,内心之物的具体形象才呈现出来,因此,在未经怀疑的状态下,可见内心之物并未真正由意识呈现出来。它并未“发生”。
对我来说,“餐具是银的”原本是一个确实的事态,而在怀疑之后,我们只能暂时承认“你声称餐具是银的”,而无法承认更多。它变成了一个“判断”而非事实。作者称呼这种反思为“判断性反思”或“命题性”反思。值得注意的是,我在前文介绍中使用的“判断”与“述谓”概念,在这里其实指向的是“事态”。这里的“判断、命题”,是比“述谓”更多一层反思和怀疑的状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