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  第二十四天

作者: 小岳1579 | 来源:发表于2017-08-13 22:14 被阅读0次
传习录  第二十四天
“比如面前见天,是昭昭之天,四外见天,也只是昭昭之天。只为许多房子墙壁遮蔽,便不见天之全体,若撤去房子墙壁,总是一个天矣。不可道眼前天是昭昭之天,外面又不是昭昭之天也。于此便见一节之知即是全体之知,全体之知即一节之知,总是一个本体。”

黄真问到格物致知之说,随时格物以致知,根据不同的时间格不同的物,那么对事情的认识就是片断的,不是整体的,怎么会像辽阔的天空和不断涌动的泉水和无底的深渊一样呢。

先生比把片断比喻为房屋,把良知比喻为宝宽阔的天,比喻为深静的渊。我们面前的天,是光明的天,四处所见的天也是光明的,不能因为有墙壁遮住了它,看不见天的全体,就说他不是天,片断的认知是全体的认知,全体的认知也是片断组成的。就像是盲人摸象一样,每一个人都摸到了大象,每一个人摸到的又不是一整个大象,每一个摸到部分构成了一整个象,一整个象由一部分一部分构成的。

先生曰:“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如此才是精一功夫。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如树有这些萌芽,只把这些水去灌溉。萌芽再长,便又加水。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随其分限所及。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相倾上,便浸坏他了。

先生说,学习修行不要着急,也是分次第来的,每天悟到哪里,就开悟到哪里,就应该这样下精一的功夫,与人讨论学问时, 也应该顺着别人的程度去讨论。

就像树木需要灌溉,各个不同生长阶段需求不同 ,各自加水,如果只是一个小树芽时,就把长大以后所需要浇的水也倾倒上去了,就会把它淹死。

就像是学习,若不按次第,看了深奥晦涩的内容,则很容易看不懂并产生对学习的厌离心,若一步步来,则逐渐和合增上,不断进步。

相关文章

  • 传习录  第二十四天

    “比如面前见天,是昭昭之天,四外见天,也只是昭昭之天。只为许多房子墙壁遮蔽,便不见天之全体,若撤去房子墙壁,总是一...

  • 传习录第二十四天

    智慧的人,见一叶而知秋,窥一斑而知全豹。想必与阳明先生所说的人心是天,渊有异曲同工之妙。阳明先生的不可道眼前天是昭...

  • 《传习录》第二十四天

    先生曾说到:“佛教提倡不执著于相,其实却着了想。我们儒家着相,其实却不着相。” “佛教徒怕受父子关系...

  • 书法练习打卡第二十四天

    书法练习打卡第二十四天

  • 读《传习录》第二十四天

    今日,我读《传习录》之黄直录。 黄直,即黄以方,字以方,江西金溪人。嘉靖进士。明中期学者,诤臣。...

  • 永失父爱

    爸爸走后的第二百一十四天。想念爸爸。

  • 永失父爱

    爸爸走后的第二百三十四天,想念爸爸。

  • 永失父爱

    爸爸走后的第二百七十四天,想念爸爸。

  • 2019.8.7

    寻梦环游大自然打卡第二十四天

  • 永失父爱

    爸爸走后的第二百四十四天,想念爸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  第二十四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bxy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