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是”,有“存在”,但不是,而存在
——读《解读<存在与时间>》
文=空语因明
《解读<存在与时间>》这本书读起来就像在进行一门哲学专题课程。这门课程在250多页的篇幅内反复地讲着一个重点,那就是作为形而上学核心概念的Being或德语中相应的Sein不能被理解翻译成“存在”,而应该成“是”。这个重点参考的主要文本是海德格尔《Sein Und Zeit》(目前汉译本为《存在与时间》),但它所针对的其实是更多文本中关于Being或Sein的理解。这个传授的重点所假定的前提是:汉语读者和一些译者常常误解Being或Sein的确切含义,从而误解了《Sein Und Zeit》,以及存在在形而上学中的意义,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详细的揣摩。
确实,很多西方哲学的汉语读者会误解“存在”这一概念。然而,这种误解应该不是单纯由汉语和欧洲语言之间差异所造成的,实际上,很多西方哲学的欧美阐述人也会在混乱的意义上使用“存在”或“Being”,否者就不会有所谓的“存在悖论”了吧。
但是,即便能够清楚地把Being或Sein理解成“是”,而非“存在”,也未必能把握或认可《存在与时间》所阐述的东西。这本《解读<存在与时间>》只是针对Sein或对存在的理解,主要针对《存在与时间》导论中的一些段落而讲的。《解读<存在与时间>》这本书并没有真的解读了《存在与时间》,没有解读时间性,没有解读《存在与时间》为何在导论之后的篇幅里说了那么多看似属于伦理学,属于日常世界文学的东西。
可以说,这本《解读<存在与时间>》和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似乎有着相似的错觉,不名副其实。《解读<存在与时间>》的更确切书名应该是《解读<存在与时间>对Sein的领会》。相似地,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中论述的并非“Sein”(是),而是“生存”是“存在者”。海德格尔所阐述的东西,更接近汉语语境中对“存在”的理解,虽然这种理解在形而上学中是迷糊的。由于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并不恪守Sein,因此就算对Sein有逻辑分明的领会,也不会认可《存在与时间》,不会因此理解它。
真正有问题的大概不是《存在与时间》的汉语译者对“Sein”作“存在”的理解,至少不只是这样,更主要的是海德格尔本身的思想并不确切。这导致将“Sein”翻译成“是”,并不能因此认可《Sein Und Zeit》(《存在与时间》)。而且,从哲学立场上看,与海德格尔相关的思想不是“是(Sein)主义”,而是“Existentialism”(常译作“存在主义”,跟确切地翻译大概应该是“生存主义”)。如果把Sein理解成“是”,那么把“existence”理解成“存在”,就不会在西方形而上学中迷糊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