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体用技击意义方面而言,可分为用技(懂劲)、用气(化劲、太极境)、用神(灵劲、无极境)三个层次;从练新拳步骤和方法而言,可分为九段。
第一层功夫,从体用技击意义上来看,由开始没有内所气到引得内气,进而由内气渐足,再到通周天这个阶段。击技较微,但可用四正四偶即"朋、捋、挤、按、采、列、肘、靠"等技功去取胜于人,所以要概括成用技阶段。练拳时,从身体直接感觉而言,这个阶段如在水中,两足踏地,周身与手足动作如有水之阻力。从练拳步骤与方法而言,可经历以下六个阶段。
一、熟套路、明姿势。
套路是太极拳的整套架式,姿势是整个架式的动作结构。初学时主要侧重于套路熟练,方位正确,同时适当注意姿势的规范。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后,套路已熟练,这时就必须让"明"师去正架,侧重于姿势的正确,只有这样才能牵动内气。因为太极拳是动中求静,以外有的动作去牵引体内的先天真气。所以练拳时必须排除杂念,保持头脑清静,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收敛内气,引得真气先天之气在体内鼓荡。《拳论》说:"静养灵根气养神"所谓养根的"根"就是根本,即肾脏先天混元之真气,也就是下丹气、命根元气,是人体的"发电机",一切拳法,气功都从此处进行开发。怎样才能引动内气(真气、元气)?要求必须"静"。怎样才能"静"?要求必须"松"。这就是儒家所谓的"松而后可静"。这一阶段如同学生写字,只要求写成横平、竖直、点钩等笔画,组成方块就行,让人一看,你打的是太极拳,有这个味就行。身法上只要求头部自然端正,立身保持中正,做到不偏不倚,步法上只要做好弓步、虚步、开步和收步,知道方位即可。至于不可避免的笔病,像挑肩架肘,横气填胸,呼吸发端,手足颤抖等现象,不宜深究,但运动方位、角度、顺序必须绝对正确,力争做到姿势柔软,大方顺遂,如每天能练10遍拳左右,两个月就可熟练套路。
二、在熟练套路以后,这一阶段主要纠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早、晚坚持练桩功。
陈氏太极拳老前辈讲:欲求高功夫,必须多站桩,站桩为换劲之根,习而久之,能使弱者变强,拙者化灵。所以拳谚有练拳不练桩步,房屋无梁柱。通过练《陈氏太极养生功》(陈正协著)中的无极浑圆桩,一可增加腿部力量的支撑力,二可体会到放松的感觉,三可迅速增加内气。《拳论说:"身必以端正为体,以周身自然为妙。"也就是说套路架式的练习,身法上要以立身中正为根本。"端正"可理解为身躯四肢与头的位置中正,即身体不偏不倚之意,也可理解成在歪斜情况下的曲中求直,保持相对平衡之意,如老架一路中的"斜行"动作,就是讲曲中求直。只有下盘稳固,才能放松。为做到这一要求,要多练拳,多站桩,注意松胯、屈膝、圆裆保持立身中正。随腿部力量增长,方法的放松,可使胸、肾、肘部位及膈肌自然下沉,体内的气机升降协调(鼻吸体内先天气,真气提升,外气从鼻孔入而下降,旧称阖。此时百脉皆开,下命与上性相合,旧称橐。鼻呼,体内先天气,真气下降,外气从鼻孔出而上升,旧称辟。此时百脉也都张开,上位与下命又相会,旧称龠),呼吸自然,肺活量增,第一阶段诸毛病就消除。这一阶段大约需3至4个月,身法已得到调整,姿势已基本正确,已有内气活动感觉,一开一合双手掌心劳宫穴及双脚足心涌泉穴会出现发热、发麻、发凉、发胀感,腹部发热并有"雷鸣"(即肠鸣音)。此外,身体还可出现大、小、轻、重、光亮、痒、跳等感觉,以上这些感触现象在练拳中出现其中之一,我们便称之为"得气感",已引动了内气。如有的人在练"金刚捣碓"握拳举右手时,胳膊、肘会自动往上跑,属得气感现象。
三、疏经络、引内气
经络遍布周身,内连脏腑,外系肌表,沟通人体上下表里,是调节机体和内气运行的通道。俗语说人活一口气,气分为禀赋于父母的先天元气(真气),与饮食物化生的水谷之精气,称为内气。还有口鼻吸入的大自然之气,称外气。《拳论》说:"气者,生之本,经者,气之路,经不通则气不行。"又说:"以吾身自有之元气,运气吾身","以气运气,一气贯通"。以有形的动作,具体的一招一势,通过放松、入静等手段,配合意念与呼气,由外气(鼻呼鼻入)引动下丹田肾脏之真气,日积月久内气充足后冲贯百脉,使经络畅通无阴。一开一合,内气上下鼓荡,达一气贯通。何谓"一气贯通"?即气通大小周天之谓。
在第二阶段的后期,体内已有内气流动之感觉,练拳也有兴趣,但这个感觉如波浪起伏,时有时无,时隐时现,经过一段时间,甚至会全然无有,这是经络之气通流不畅,机气运行不利,内气引动不力之故。为解决这个问题,在第三阶段一定要注意意念导引,即一举一动先要意到,意到才能气到,气到才能劲到。在大脑意识的指挥下,以意运形,使内气节节贯穿。练拳有时会出现不顺,自觉别扭等现象,可自行调整最佳身法,以得劲为准。练拳速度应慢不应快,做到一招一式,精力专注,活泼无滞,达外形尽量与内气、意识保持一致。即开内气散布于四肢;合内气下沉,气沉丹田。这样进一步练习一段时间,内气就会自然畅通,僵劲、拙力也会慢慢克服,逐渐达到周身相随,连绵不断。自已按拳势要求练拳时,明显会觉得随动作开合,内气上下鼓荡有节奏,有规律地运行。
到此阶段,达到以外形引内气的阶段,由招熟而逐渐懂劲,这时的功夫在技击方面是很有限的。内气仅有感觉,动作中会出现断劲、丢劲、顶劲的凹凸缺陷,不能一气贯通,即未通任,督二脉,没有通大小周天。发出来的劲,不是起于脚跟行于腿,主宰于腰,而是一节飞跃到另一节的零断劲。有的动作中内气明显,有的动作中内气似无,所以适应不了技击,如与不会练武者较量,尚有一定灵活性,虽可有,但不巧。有时偶然也会把对方发出,自己确难以保持身体的平衡,《拳论》称此为"一阴九阳跟头棍",刚多柔少,阴阳不平衡。不能做到难吃热豆腐。饭要一口一口吃,随天长日久该有的会自然而来,一切顺其自然。
四、形合气,环无端
形是拳架动作的外表,气是内气与外气统称。《拳论》说:"以心行气,务令沉着,及能收敛入骨。"又说:"以气运身,务令顺遂。"这就要求招势都要注意以心意引气,以气运身,意到气到,气催外形。此阶段要求形、气气结合。用气的方式是通过鼻呼鼻入外气,加强意念,通过动作引动气,但呼吸要绝对保持自然,通过拳架动作的开合,使内气周而复始,如环无端地在体内运行。此阶段开始注重六合的要求,外形在内气催动下,做到一动周身无有不动,一静周身无有不静。动静开合,落旋转,无不顺其自然,谚语说:"手到身不到,击敌不得妙,手到身也到,击敌如摧草。"说明形气结合,身肢顺遂的重要性。这一阶段有肌肤发胀、发亮、光滑,手指特别发麻,足跟发重,周身与手足动作如有水之阻力现象出现。
五、达六合,通周天
如果说第四阶段后期,是六合的进行时的话,此阶段则是六合的完成式。何谓六合?六合是内合与外合的总称:内合---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外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身与髋合。经过前四阶段的练习,使姿势相随,内气贯通。而这一阶段内三合就不许可用调整身法的办法以解决,使姿势相随,内气贯通。而这一阶段只做到了外三合的话,这一阶段一定要做到六合。要求周身相随,内外一致,完全做到以内气催外形。气不到外形寂然不动;气一到,外形随意而动。以心(意)行气,以气运身,每招每势,气由丹田发起,内走五脏百骸,外行肌肤毫毛,运行周身而复归丹田。动作以缠丝劲为核心,以内气为统驭,形成一个完整的运动体系----缠绕往来、周转自如。"缠丝劲"发源于肾,起于下丹田,遍布全身,处处有之,无时不然,衍溢散布于四体之内,浸润于百骸之间,达四梢通九窍(四梢手、脚、九窍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会阴、尾闾、命门、大脊、玉枕、百会)。这一阶段已通经络周天,"缠丝劲"实为经络周天通后的内气在周身的散布,缠丝劲是陈式太极拳之精华,一气贯通,实为通经络周天,此时可称练拳已懂劲,才入陈式太极之门道。
经过前面几个阶段,由松、静后以形领内气出现,至内气较充足,自觉在吸气时腹部有轻微的发热感,发热的部位因人而异,同时腹部出现"咕咕"的肠鸣音,矢气增多,慢慢腹部发热的面积逐渐加大,在肌肤之间有似小虫在爬行的景况,这称"痒触",尤以头顶下至额颅、面颊、两鬓、鼻旁、唇口一带感觉特别灵敏。如出现以上诸种感觉,精力要专注,用心意去打拳,千万不要用手去搔抓痒处,以防气机散乱,随着练拳时间增长,小腹内发热似温水流动样,全身有温暖的舒适感,口中唾液增多,背部有蚂蚁上爬之感。到这一阶段时气力大增,小腹部发热感更甚,有时还可出现小腹部轻微的跳动感,部分练拳者腹部还可出现气团感,有人称这种现象为"为烧丹田"。它是初具缠丝劲的重要标志。在这一阶段后期,因长期练拳,以形代念,形、意结合时,达到明镜止水,晶莹澄澈,如入恍惚杳冥之中,手、脚有时忽觉空空如也,便可感到有一手、脚有时忽觉空空如也,便可感到有一股强而有力的气自会阴穴沿脊柱上冲头顶而下行进入丹田,这就是所谓的"一气贯通"。因会阴部道家称为子,头部称为午,故在气功书中将气通任督称之"通午"。在通周天时印堂穴内会出现耀眼明亮的光,这是正常现象,不必惊恐,皆属自然现象。周天一通先天元气(体内真气)蒸气更盛,虽闭口鼻,元气自然能出入于全身各个毛孔,而且深绵细长,一分钟呼吸一至两次可矣,气入无积聚,出无分散,一身酥软如绵,美快无比。真息冲融,真气从之,流注气息之薰蒸,如春暖天气熟睡方醒,其躯体四肢之畅快恬适,确实难以言语来形容个中之妙味。
第五阶段功夫初期的技击表现与前四阶段的技击表现一样,应用价值不大。第五阶段末期,进入三层功夫的第一层功夫,尚有一定的技击作用,但技击时主要用十三法,所以只能算技巧,才完成陈式太极拳第一层的功夫。为何如此说?因为第一层功夫的后期,即前面所讲第五阶段的后期是求内外六合,调整身法,寻求内气贯通,达到节节贯穿的阶段。而调整身法的过程就是妄动,因而在推手还无法应用如意,对方会找这些薄弱环节,或者故意诱使你产生顶、偏、丢、抗的毛病而出奇制胜。因为推手时对方的进攻不会给你调整身法的时间,而是利用你的缺陷,乘隙而入,使你受力失重,或被迫退步,勉强地化去来力。当然,如果对方进攻速度较慢,劲力短,进逼不紧,给了调整身法的余地,你也能比较理想地化掉对方的进攻。总之,第一层功夫期间,不管进攻和走化都是勉强的,往往是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此时沿未完全达到舍已从人,随机应变,虽能走化,但不属技巧劲,还会出现丢偏和顶抗等毛病。所以《拳论》说"二阴八阳是散手"。
第二层次,从体用技击意义上来看,主要用内气,懂得整走,听劲,灵劲,化劲功夫;从身体感觉而言,身体足动作,练拳时如身在水中而两足已浮起不着地,如长泅者浮游其间,一切皆自如。要想拳练好,必把圈练小,练习陈式太极拳的步骤,即由大圈到中圈,中圈到小圈,小圈到无圈,所谓"圈"并非指手脚运行的轨迹,而指内气疏通。这一阶段是由大圈至中圈的阶段。
六、充内气,实其腹
为稳固根基,充实内气,要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扎稳下盘,以促使内气的充实和饱满。《拳论》说:"根本固而枝叶荣";"培其根则枝叶自茂,润其源则流脉自长"。这里所指的"根"实意为下盘,指下体腿而言,枝叶为上肢,"源"实为人体发电机----下丹田,下丹田所生元气实为诸气之本,根源于肾通于丹田,禀赋于先天。
此阶段较前大不相同的是呼吸方式,前面五阶段练拳时均采用自然呼吸,即顺呼吸法,至此为增加内气,每招每势采用逆腹式呼吸。何为逆腹式呼吸?吸气时逐渐收缩腹肌而腹部凹陷,呼气时腹肌自然放松而腹部逐渐凸起。在呼吸配合一致以后,除正常的套路练习外,还要加练辅助功,如《陈式太极拳生功》中讲到的静坐养气法,浑元至极。采用大马步、弓步、丁步都行,练拳前后,坚持1小时到2小时的桩功,逆腹式呼吸行气,发展力量和耐力。用后尾直径6--8cm,长3米的白蜡木杆,每天用拦、拿、扎的方法抖100下,将拳架内的单势发劲抽出来单独练习,以增加在根基稳固,内气充实情况下的蓄发力。这样练习两年可进入第七阶段的功夫。
从技击而言到此时功夫虽然内气贯通,动作比较协调,在不受外界干扰,自己练习的情况下,内外也能够合,但内气还是比较薄,因此,在对抗性推手和技击时,遇到一般比较轻缓的进攻尚能够舍已从人,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引进落空,避实击虚,运化自如;而一遇劲敌,就会感到朋劲不足,有欲将身法压偏之意,有可能要破坏不倚不偏,八面支撑立于不败之地的身法,还不能随心所欲,不能"出手不见手,见手不能走",引进和发出对方,较生硬和勉强,这就是"三阴七阳犹觉硬"。
七、觉灵敏,知已彼
此阶段是由中圈而至小圈阶段,功夫已显高深造诣,接近成功。对具体练习的方法,动作要领、逐势的技击含意、内气运行、注意事项、呼吸与动作的配合都已完全掌握,但练习中还应注意伸手、迈步有身临万丈高崖之感,眼神如捕鼠之猫,动作如翱翔之鹰,身形轻灵矫健,意识反应及皮肤触觉十分灵敏。这一阶段主要是练习全身空灵,身体皮肤感觉的灵敏性,就是接受信息传递采取行动的应急反射。练习太极拳的人,随功夫的加倍,这个应急反射过程随之加强,直至接受信息传递如闪电,应急反射如射箭。这一阶段仍应按前段练习套路和辅助功,经常练习推手,锻炼听劲、灵劲,练拳时,功应内收;气行于外的表现和缠丝劲的外形动作,也应内收缩小。练好这阶段功夫的要求,必须以充实的内气做后盾,使内气充盈丹田,贯注全身,内至脏腑经络,外至肌肤毫发,全身和部们如电充身,触觉极其灵敏。练拳时"无人如有人",真遇对手交手,要做到胆愈大,心愈细,"有人如无人",一举一动,如在水中两足已浮起不着地,一般练习三年时间可至下一阶段的练习。
在技击方面,与上阶段功夫差别很大,第六阶段是化劲,即化掉对方进攻的力,解除本身的矛盾,使自己主动对方被动。而这一阶段则可连化带发,其原因是内劲(内气)已非常充足,意气已换得灵劲,周身组成的体系比较巩固,格斗时已具备"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彼缓动,已彼动,后发先至"的功力。推手时,对方的进攻威胁已不大,触着即自然变换身法,能易如反掌地将其来力化解。处处意在先,动作小,发劲干脆,落点威力大,所以说"四阴六阳类好手"。
八、圈欲小,得机势
圈欲小意指由中圈到小圈的时期,内劲在体内的表现,象是一股热流发于丹田,随意识引导,由根到梢,由内到外,绵绵不断地遍布全身,每时每刻都有肌肤发胀、手指发麻、脚跟发重、头顶发悬、丹田发沉、膀胱发热的感觉。拳练到此阶段,每练一趟拳,到停式时,立正心中神气一定,都觉得下部(阴矫穴处)像有一物在萌动。起初不太经意,每天练拳有的时候内气功,也有不动的时候。时间一长,动起来有很长时间,有的时候也不动。慢慢练拳在停式时,心中一定,像有遗泄漏之感,这时与练气功修道中所说的真阳发动相同,练静坐是静中求动,但练太极拳是动中求静,静极也动。随着练拳日久,周身有发空景象,真阳有发动欲泄的情形,自己觉得身子一丝不敢动,有一动就要泄的感觉,这个时候练拳,意想气沉丹田,下边用虚灵之感,提住谷道,即意想提肛缩肾、意守丹田。当意守丹田时,阳物即收缩,萌动者移到丹田处,这个时候全身暖暖融融似的,真气绵绵不断。每遇到这种情况,先意想丹田,再进行练拳架,内外总是一气,缓缓悠悠,平平稳稳,觉得四肢融融,绵绵虚空。如果在睡熟时,忽然觉得四肢空空,全身融融和和,像沐浴的景象时,可意守丹田,配合外呼气,这样可化欲泄之物。从体用而言,到此阶段,功夫可达得机得势、舍已从人的阶段。能随顺化解,不顶不抗,对方控制住我的手(梢节),我以肘肩来化解;控制住胸腰,我以裆劲与手臂采化解。此时练拳时以听劲、灵劲为主导思想,交手时以化劲为主,全以至柔至刚内气为主,十三用法已成辅,大道至简,大道至易,愈向高级愈简单,愈往高级愈自然。
九、圈变无,成太极
功夫至此是由小圈而至无圈,有形归无迹阶段。拳论中愈:"一气运来志不停,乾坤还气运鸿蒙,运到有形归无迹,方知玄妙在天工。"在技击方面表现为:全身无处不是拳,挨着何处何处击,身如火药,一动即发。所以说:惟有五阴并五阳,阴阳不偏称妙手;妙手一运一太极,太极一运化乌有。此时人体像充满气的皮球一样,用力越大,反弹力越强,将球拍得越重,它跳得愈高,"遭到何处何处击,我也不知玄又玄。
第三层次,从体用而言,功夫已由五阳并五阴的太极归于无极,进而成神化层次,与对方交手,不见其形,只用神意控制对方。一切都在神意中,寂然不动可降千军万马。从身体直感而言,到这层功夫时,身体愈加轻灵,两足如在水面上行,到此情景时心中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心中不敢有一毫放肆之意,神气稍为一散乱,即恐身体下沉。《拳经》愈:"神气四肢,总要完整,一不完整,身必散乱,必至偏倚而不能有灵活之妙用。变化无穷,神鬼莫测,是对炉火纯青,登峰造极境界的形容。功夫至此,运动变化及技击表现从外表难以看出,难以臆测,玄奥渊博皆在其中,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为何如此?因内气已达皮肤之外,形成功力气场,功夫愈高,气场愈大,外力虽未接触皮肤,动触毫毛即有感觉,随即化劲发击,威力无穷。陈鑫有诗说:"神穆穆,貌皇皇,气象混沌,虚灵具一心,万象五蕴,缩然不动若愚人,谁知有阴阳结合在此身;任凭他四面八方人难近,纵有那勇犯过人,突然来侵,倾者倾,跌者跌,莫测其神,且更有,去难进,如站在圆石头上立不稳。实在险峻,后悔难免陨,岂有别法门,只要功夫绝,全凭一开一合,一意横扫千人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