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慰问,带着吃的喝的去,送温暖必须真诚实在。
到目的地以后,领导让我和同志们聊一聊。想想,我能聊些什么呢,薪酬、福利、休假吧。也许这就是他们最关心的内容了。
果然,有一个职工跳出来,说起自己的薪酬问题,说起培训时间占用专门的休假问题。其实,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对于老员工来说,他们也都已经习惯了。作为初适应公司制度的员工,他们需要的是耐心和时间。
他的表达方式让人不舒服,像要吵架似的。把不满情绪带给大家了,大家也都已经体会到这种感受了。无形之中,大家被这种表达方式影响。
回到办公室以后,我依然很疲惫很难受、疲惫、虚弱、心乱,我已经被这种情绪深刻地影响了。
于是,我让自己安静地坐了很久很久,心逐渐恢复了宁静。我才有了能量和空间去感受自己,自己的能量圈已经太弱了,负面情绪已将占据重要阵地了。
其实,当初我是面试过这些人,大多数人连表达思想都无法做到,来到我公司的人已经是比较能够表达自己的人。他们大多数人都是收费站人员,很多人只读书到初中,那是历史原因决定的。很多人明明很在乎这次面试机会,但不知道如何表现自己,穿着背心短裤似乎很随意,却紧张到说不出话,但面试结束前又为自己的表现感到绝望,便表现出破罐子破摔的样子。
而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能够在表达自己的同时还能兼顾语气、态度、表情、心理状态,甚至还能考虑到对方会对我们的表达产生怎样的情绪反应,还会看着对方的表情调整谈话节奏。但这一切都得是基于我们处于平静状态下,不被他人情绪左右,不被自己情绪消耗。
所以,我们习惯对他人也有这样的要求。要求他情商高,会说话,语气态度能顾及他人的感受,说话完以后能给对方留出舒适的对答空间。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也许,他们不是不愿意顾及你的感受,只是能力不足无法顾及而已。
当对方的表达方式让我们不舒服的时候,我们倾向于不去理睬他,甚至不把他说的话放心上。生活中可以这么做,但工作上却不能这样简单粗暴。所以,真正好的沟通,永远是在处理情绪。
而我情绪欠佳、能量不足、大脑混乱的时候,我倾向于把事情的原因归为他人,抱怨、后悔、惭愧、恐惧。但当我能量充足、大脑清晰的时候,我的关注点在于如何解决面前的问题,联系资源,了解事情原委,然后事情慢慢就出现了转机。
所以,我们不是冲动,也不是不理智,只是我们心中被其他事占据了带宽,或者被情绪塞满到了通道,无法进一步识别情绪,没有妥善处理它,让它严重影响到了我们处理事情的能力。
当我问静下心来,就会发现我们的精力没有用在处理问题上,更多用在了自己的内耗,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上。我总结,低能的时候找理由、抱怨、内耗;高能的时候找办法、行动、向外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