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音乐和工作
音乐对人的情绪影响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在决策和专注力上呢?
当然也一样,很多知名品牌比如星巴克,无印良品等等都专门定制有专属的音乐,不仅契合品牌调性,还能增加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和成交率。
那么工作中呢?会有哪些影响,有没有用呢?
首先既然音乐对于情绪的影响毋庸置疑,那么对于员工的心情自然能够起到很大的改善。
因为音乐可以给我们带来类似于抗焦虑药物的功效,带来快乐的心情,而快乐的心情又能增加我们的专注力。
虽然并不是所有的音乐都有这样的效果,比如很多歌词清晰的歌曲,我们听了以后容易跟着唱,容易把注意力转移到歌词上去。
特别是面对很多需要脑力工作,需要注意力集中的工作场合时,播放无歌词的纯音乐效果会更好。
同样的,对于那些不需要用到脑力,或者很少用到脑力的体力劳动,音乐的作用就相当明显了,那些爱好跑步的人,应该体验很深刻,不同的背景音乐,跑步动力都不一样。
一首你喜欢的,节奏感强的音乐,能让我们觉得浑身有用不完的劲。
背后的原因,不仅仅是音乐能让我们缓解疲劳,还能间接的消接我们因为“重复”带来的焦虑感,比如像跑步,两条腿一直重复,如果在跑步机上就更单调,这时候音乐就可以消除这种焦虑感。
那音乐的选择上,熟悉和陌生有么有差别呢?
当然有,有一个公式叫做熟悉+意外=惊喜,而惊喜就是快乐的情绪来源,所以熟悉的音乐更能激发我们情感和注意的情绪。
而太过陌生的音乐,我们会因为需要“熟悉陌生感”而被分散注意力。
其实把听音乐和提高愉悦感,和缓解疲劳联系起来,我们就可以用到很多其他地方,比如情绪低落的时候,比如两个繁重任务之间的休息时刻,都能起到效果。
所以,像我们这种需要创意和专注力的团队,就可以播放一些熟悉的,歌词少的音乐来日常帮助大家提高工作的效率和心情。
2、决策六步法
翻笔记翻到了美国励志大师托尼·罗宾斯的做决策六步法,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拖延症和选择恐惧症背后的逻辑都是一样的,想要完美,害怕失败。
但是其实最大的失败,是拖延不做,是不选择。
这是做好一个决策最先需要认识到的问题,然后开始用罗宾斯的六步法,需要一步步用笔写下来。其实很多方法和技巧都需要用笔写,很多人不了解。
因为用笔写是提高专注力,提高逻辑性非常高效的办法,当你拿起笔记录的时候,你的大脑就会高速运作,就会开始进入有目标有规范的思考模式,否则单纯的 头脑风暴,很容易放飞自我收不回来,而且容易逻辑混乱。
毕竟我们普通人的大脑,最多记住逻辑里的三步,多了就容易乱了。
罗宾斯的决策法分六步:
第一步,是明确结果,写下你想要的结果,和为什么想要这样的结果,写下原因和答案。
第二步,把实现结果的可选方案都写下来,就算不太现实的也写,不管喜欢与否,全部写下来。
第三步,每个方案优缺点都写出来,主要集中在你要付出什么,你除了想要的结果外,还能获得什么?
第四步,评估和取舍,这才是艰难的一环,预期结果带来的其他影响?方案优缺点的其他影响?情感和利益上还有哪些风险?
第五步,上述挑选出来的方案里,尽量去设想不良后果,和糟糕结局,然后看有哪些你承受不了的。
第六步,定准最后那个方案,然后上。
做决策前想的要细,要深,要理智,但是一旦做好了决策,那就要坚信,不管发生什么,这个方案的结果都会到来,你必须要等到那个结果的到来,而且坚信这个结果必须、也将会是旗开得胜。
3、自我迷恋
每个人都有自我迷恋,这是进化带给我们的馈赠,是我们在这个生存不易的世界里活下去的勇气。
但是自我迷恋也容易让自己失去客观,忘记那个真实的自己。
如何克服自我迷恋呢?桥水基金的老大达里奥给了三个办法:失败、时间和冥想。
失败总能教我们“谦逊”,每一次失败都是一次自我迷恋和客观世界的碰撞,一次对于真实自我的探索。
所以失败是最直接,最暴力,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但是太残忍,代价也太大,所以我们需要第二个时间。
为什么人越长大越平庸,越长大越现实,越长大越变成那个简单真实而世俗的人?
不,平庸、现实和简单,才是真实的自己,我们只是脱下了那个被理想主义和荷尔蒙包装下的自我迷恋外衣而已。
时间的流逝,让我们渐渐从超越自我的视角看待自己,然后慢慢发现真实的自己。
最后是冥想,这个传承自印度瑜伽,发扬自中国佛教,改良自西方灵修风潮的方法,已经被很多人验证、使用并分享了,这种直接对话自己的情绪,对话自己的所有记忆和想法的方法,是成本最小,也是最值得的一个方法。
所以,每天起床冥想半小时,是真的能够立地成佛的,哈哈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