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所恶于上 ,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这两段话讲了怎么对待老人、兄长、兄弟、鳏寡孤独等的行为方式。总结起来就是;首先要有一颗公正的心,能够合理地处理好人际关系。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这一段讲了怎么对待人民。简洁一点总结下,就是提出了’以民为本‘的理念。可以说,这就是孟夫子民为本,君为轻的思想源泉。孔颖达注释到,就是要利用’絜矩之道‘去教化民众,从民所欲,满足民众的要求,这样就可以成为’民之父母‘了!所以,一直到现在,对于好的官,我们都称之为“父母官”。
“治国”是“平天下”的前提。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而要赢得民心,必须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应与百姓同好恶,急其所急,想其所想,并坚持德本财末、散财于民的原则,才能取得人民的拥护,这就是平治天下的指导思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