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好似多棱镜,而《精进》能让你发现人生多棱镜的不同侧面,从而能在阳光的照耀下,拥有一个五光十色的多彩人生。
本书聚焦于人生多棱镜的七个侧面: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和成功。
这本书里,你会发现很多原先未曾想到,但又殊为重要的东西;这本书也可能撬动你脑中某些坚固或者凝结已久的结构,使他们松动,并发生新的可能;
如何才能获得一种丰盈、独特、完整、自足的人生?
如何才能摆脱内心的禁锢,以更勇敢更开阔的方式去生活?
《精进》这本书,也许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答案。
作者简介
采铜,浙江大学心理学博士。至今为止,采铜在知乎上贡献了975个回答,获得了近五十万个赞同与十万多次次感谢,其较真的精神、理想主义的情怀,被知乎网友公认为“知乎精神”的代表。曾出版《深度学习的艺术》《开放的智力》。
时间
生活应该像一曲交响乐,不能全部是急促的快节奏,也不能全是舒缓的慢板乐章,一首好的乐曲应该有快、有慢、有深、有浅,人生亦然。
什么时候快?什么时候慢?
工作要快,生活要慢。一般我们认为,时间管理,是让我们充分的利用时间的分分秒秒,不浪费哪怕一丝一毫的时间,但是采铜认为:我们原本就是因为快而痛苦,而时间管理却教我们如何更快。
其实,我们追求效率没有错,错在不分场合的追求效率。在不同的情景下,我们应该启用不同的时间视角:工作求快,生活求慢。
做学问,做事业都是第二桩事,人生的第一桩事是生活,所谓生活,是享受,是领略,是培养生机。假若为学问为事业而忘却生活,那种学问和事业在人生中便失其真正意义与价值。——朱光潜
工作要快,生活要慢,要抽时间去面壁,去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让不同的自我参与对话和辩论。不要把工作和生活混淆。生命在快与慢、深与浅的节奏和韵律中,自然会焕发出勃勃生机。
为什么时间永远不够用?
帕金森第一定律说:工作会自动膨胀,直到占满所有可用时间。
侯世达定律讲“实际做事花费的时间总是比预期的要长,即使预期中考虑了侯世达定律”
现代社会就像一架运转速度越来越快的机器,我们在里边被推着跑,不是在过日子,而是在赶日子,每天疲于奔命。
同时,无孔不入的广告和形形色色的营销手法,不断拉动着我们的消费欲望,拉高着我们的幸福阈值。
按理来讲,我们比古代的皇帝能享受的东西要更多,但快乐,却似乎越来越难。
研究表明,人们可支配的闲暇时间一直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人们主观上觉得,自己的闲暇时间却在不断减少,再有,现在娱乐活动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方便,但人们似乎都在怀念过往的年月,觉得,那时候人们生活的多快乐多满足,这又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人们有了更多的娱乐时间,有了更多的娱乐活动,却越来越不快乐,不满足了呢?
“从闲暇中获得的放松和满足的程度不取决于闲暇时间的程度,而是取决于质量。”
我们现在的很多休闲都是被动式休闲,看着电视,嗑着瓜子,边玩着手机边和人聊天,或者刷着快手抖音、空间朋友圈、头条、微博......
我们其实并没有完全沉浸其中,便不可能进入“心流”的模式,而能让我们沉浸的“心流”模式的事,才是真正能给人带来很大的满足感的娱乐活动。
找到并保持至少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让他在时间的深度和长度中慢慢成长,这能帮助我们获得心流体验,获得更高的幸福感。
为什么看剧,看综艺,打游戏的时候感觉很快乐,但第二天感觉脑中空空,内心还有点自责,快乐消失的无影无踪?
在这里半衰期是指,事物给你带来的快乐消逝的快慢。
看剧、打游戏都是短半衰期的事。看剧时我们内心会得到极大的满足,但之后就瞬间消失,就好像我们在沙坑里,抓起沙子,刚获得一点快感,沙子就已从指尖滑下,我们不得不重新来过,周而复始,不断重来。
但长半衰期的事不同,它的效益可以累积叠加,成为点奠基未来的一块小基石。所以,我们要多做长半衰期的事,即使其短时间内的受益值比较低。
什么事情值得深入下去?————你想象自己五年后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请你拿出一张比较大的白纸,用笔写下你想象五年后的生活。
为什么一定是五年?
五年,相对来说比较长。能计划的人不多,能有五天后计划的人少,能有五年后计划的人是少之又少。
在短期计划中,你会更倾向去做可行性高的事情,此时你更聚焦于怎么做。但五年的长期计划,会让你聚焦做虽然有难度真正有价值的事。
有了五年计划,在日常的努力中,你可能就不再那么盲目追求短平快的收获、不再跟风求立竿见影的回报,更能耐得住寂寞,守得稳初心,去做真正有高价值的事。
长期计划坚持不下来怎么办?
新年伊始,很多人都在朋友圈晒自己的新年计划,立各种flag,但,大多完不成。
一年的计划尚且容易泡汤,更何况五年的抽象的计划?
有的人会用心理压力逼迫自己,“如果拿不到博士学位,我这么多年的努力就白费了”。
但,这其实会加剧你“近期未来”和“远期未来”的冲突,加深你的焦虑、恐慌和烦躁,反而会降低你的效率,不利于你的成长。 那怎么办呢?
1.不要焦虑目标完不成怎么办?放轻松
2.重战术,轻战略,多聚焦于怎样去完成?多思考完成目标的具体途径。
3.增加逃脱的难度。逼自己一把,降低近期未来中“非期望行为”的便利性,比如删掉手机里所有的游戏、电影。
选择:学会选择就是认清自己以及自己在世界上的坐标
很多人都会陷入选择的困局,比如:“学的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压力很大,很迷茫自己的未来怎么办?” “在四五线小城市,职业发展空间不大,感觉自己的才能没有充分发挥,渴望到大城市去,却又担心...”
其实,在这些“假”困局里,都有很多隐藏假设,比如:爱好要与职业统一?四五线的小城市就没有办法施展才华? 识别并破解这些隐含假设,能让我们避免不必要的人生困局。
赛道假设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应该是教育机构编出的最大的谎言。
他们默认了: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比赛,目标是设定好的,且每个人都有相同的目标,获胜者寥寥无几。
这种谎言在带动他们营业额的同时,也确实促进了家长对教育的重视,但这种理念的弊端非常严重。
相信赛道假设的人,易陷入对竞争的焦虑和对失败的恐惧,不敢尝试、不敢试错、亦步亦趋的走在一个被外界固化的轨道上。这才是真的输在了“思维的起跑线上”。
2.低关联假设
人生的种种经历互相独立,不存在什么关联。
我现在学的专业不是我想学的,这对我想学的东西没有任何帮助。
乔布斯对艺术的执着,能用在日后苹果的设计中,很多以前看似没有用的东西,其实都内化在了你的眼角眉梢,助力着你日后的发展。
僵固型心智
用固定的眼光看自己的能力。
比如认为自己数学、物理不好,就不是学工科的料。
若用成长型心智来看,智力和才能可以随着努力不断增长,数学不好可以努力学嘛。
认为能力和智力固定的人还容易受到失败的打击,但拥有成长型心智的人,不惧怕短期的失败,愈挫愈勇。
零和博弈
认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你的得到就是我的损失。
他们无法从“你的方法”和“我的方法”想象一种“我们的方法”,就无法达到共赢的局面。看似非此即彼的选择中,你还有更好的第三选择!
三种更好的思维框架
目标悬置
你想学编程、考雅思、考托福,发论文、去创业,但你发现,你无法兼顾你所有的目标,便陷入了彷徨和迷茫中。大可不必!你可以将目标暂时的悬置起来。放一放,不要急。等到合适的时候,再继续接力。
能力嫁接
工作和爱好真的是不可调和的关系么?
这也对应上边的低关联假设,工作和爱好之间可能存在着很多互补和增益的关系。
罗伯特朗,斯坦福的物理学博士,NASA工程师。但是工作几年后,他突然辞职,投入到了他从小就非常喜欢的折纸事业中,现在,他已经是世界顶尖的折纸艺术家,一件作品售价几万美元,作品的复杂程度难以想象。
物理学博士,NASA工程师?折纸艺术家?这两个之间能有什么关联?但其实,他在折纸方面的造诣,正是得益于他的工科背景。
他发现复杂的折纸作品,要借助数学工具的分析才能完成。
所以,试试发现你不喜欢但又不得不做的事,对你喜欢的事情有什么增益。这样也许能让你更加愉快的去完成那些你不得不做的事。
特性改造
很多人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专业,当完成上述的能力嫁接后,可以试试将工作的特性改造。
比如,你喜欢画画,但你做的是和画画完全无关的工作。
你可以试试将绘画融入到你的工作中,用绘画表现思考过程,通过绘画向他人传递你的想法,你甚至可以向他人推广形象化思考。在此过程,你把把消费型兴趣升级为生产型兴趣,让你的兴趣更加可持续。
喜欢看电影?试试去写影评?;
喜欢买买买?试试去写商品评测?;
喜欢文学、阅读?试试拿起笔来,尝试自己创作?;
尝试了上述方法后,你能发现以前没有窥见的门径,发现之前未见的妙处,也会发现生活真的不只有一种可能,选择多种多样。
但这同样带来了另一问题:选错怎么办?
前辈谆谆教导“一步错,步步错”,于是我们再一次,陷入了焦虑和迷茫。
其实不必。人生是持续而反复的构造,选择是可以被修正、被重塑的。
大胆去选,只要是源于对自我的审视和对梦想的追求,就可以打破既有规则的设定。
而且,上边已经批判过的低关联假设,论证过的能力嫁接,也意味着你在重新选择时,不是推倒一切,重头再来。
所以,在发现内心真正的渴望之后,大胆的去选择,大胆的去尝试。
行动——拥有敢于去行动的勇气和智慧。
很多日程较满的人,不得不去最大化的“节省”时间。比如,快递到了,“等什么时候下去顺便就拿了”想买个东西“和那个什么什么下次一起买”……
你真的是在省时间么?这种行为看似省时间,实则得不偿失。
在这些琐碎的事情中,安排的时间要大于省下的时间,而把这些琐碎的事情挂念在心里,也会造成很多脑力、心理成本,会让人们心理负担比较大,如果不去省这些零零碎碎的时间,反而会让我们更轻松更从容,心态更放松。
如何去做?精益创业的行动启示
很多人之所以拖延、没有持续做下去的信念,并不是意志力问题,而是方法的问题,如何才能摆脱拖延的漩涡,拥有敢于行动的勇气和智慧呢?
把人生当作创业,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要输出最小化可行性产品。
什么是人生的产品?
产品不是过程,是结果;
产品不是对原料素材的堆积,而是对他们的结构性整合和组织;
产品要能被他人使用和检验;
产品应该能对世界创造出正向的价值,让他人受益;
产品也是向外界展示你个人才能的一种媒介。
比如,外出旅行就不是产品,但外出旅行的游记是产品;
读一本书就不是产品,但一篇读后感是产品;
婆婆妈妈的流水账不是好产品,能给他人启示,让他人受益的读后感才是好产品;
能画画不是产品,画出来的作品才是产品;
你可能又有点怀疑,这些东西都太小,太简单了,能算作人生的产品么?
确实,他们不是复杂的产品,但是通过他们,你可以获得真实世界的反馈和激励,在这之后,你更有可能做出更复杂,更优秀的产品。比如,出一本书?出一本影评集?创作一个系列漫画?把人生当作产品来看,你需要三个心态:
克服“过度准备”的惯性,向前一步,把未完成的事情完成;
不要等计划好再做“我觉得我还没准备好,等我再准备...” 这也是我们教育的一种误区,我们用了人生前十二年一直在为今后做事准备,人们认为小孩什么都不会,就先准备着,而不是现在就做事。这种心态,渗透进我们的潜意识。
但是,边做边学会让你成长更快,能获得反馈的成长,会更有效率。
再者,我们真的能准备好么?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不能确定的隐形的因素。总有未顾及的问题,总有短板,总有未搜罗全的信息,你要要一直准备下去么?市场局势不断在变,你的准备也可能很快作废,你还要一直等下去么?
不如借鉴之前的小产品思路,只有你做出了实实在在的东西,思路才会更清晰,才能才得以切实的锻炼,视野才更加开阔。用小步快跑的方式,反复试验,在得到市场和真实世界的反馈后,快速迭代。
克服“自我防卫”的心态,乐于接受反面意见并加以慎重地审视;
把批评当作一种信息,而不是一种评价。这个世界上,一个非常奇怪的事情是:尽管人们意见不一,但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
对于他人的批评,一定要接收,但不一定要接收。不偏不倚公正的对待自己和其他人的意见,思考辨析他人批评,其实这个过程本身对我们也是有益的,这个过程会带给我们更成熟的心智,以及更坚定的信念。
克服“沉没成本”的固执,有勇气否定并重新构造自己的产品。
产品迭代要有推到重来的勇气,不要因为过去的付出,而坚守在错误的方向上。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最悲哀的事情就是用高效的方法去做错误的事情。
事情完成了?他还没有真的完!————复盘的重要性
牛人不但三思而后行,还三行而后思。
提前设想未来可能出现的方方面面,并从已经发生的行动中加以反思。
在复盘过程中,要注意:
1.及时,更利于忠于事物原貌,不一定要正式程序,先低头想一想,但之后最好可以记录在纸上,方便日后继续复盘反思。
2.按照反应链复盘,像梳理一本书脉络一样梳理一件事。
这件事是如何开始的?如何结束?如何转折?背后的动因,阻力,关键节点
3.关注意外现象。这往往可以帮助我们打开认知局限性。不要把意外简单的归结为随机因素,要克服原有思维的惰性。保持对意外现象的敏感,能帮我们拓展认知和行动的边界。
具体原则:我们该如何去反思?
信息
在做这件事时我利用了哪些信息?
其中哪些信息是最关键的?
这些信息是从哪些渠道中得来的?
哪些渠道被证明是很有价值的?
我可能遗漏了哪些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怎么得到?
预期
在做事之前,是否对事情的过程和结果形成了正确的预期?
我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预期?是什么造成了预期和事实之间的偏差?我的预期是否促进或者阻碍了事情的进程?今后应该如何管理自己的预期?”
结果
在描述和评价这件事的结果时我用了哪些指标?
这些指标是否需要改进?
结果需要哪些改进?如何改进?
怎样描述这件事的结果?
怎样评价这件事的结果?
进度
事件的进度合适吗,是太快了还是太慢了?
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当进度出现问题时使用了哪些手段进行干预?效果如何?为什么效果理想或者不理想?
工具
在完成这件事情的过程中,我使用了哪些工具?
哪些工具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哪些工具起到了阻碍作用?
如何改进现有的工具使其发挥更好的功效?
情绪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的情绪状态是什么样的?
是否出现过情绪失控的情况?是什么引发的?我是否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在这期间使用了什么方法?是否需要改进?
阻碍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哪些阻碍?
其中最重大的阻碍是什么?
我是如何应对这些阻碍的?取得了什么效果?
这些阻碍中哪些会长期存在?我需要通过什么持续的努力来减少这些阻碍?
优势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发挥了什么样的优势?
是否有什么优势还没有利用和发挥的?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的主要收获有哪些?
我的哪些知识和能力得到了提升?
我可以向做同类事情的其他人学习什么?
他们有哪些优势是我不具备的?
缺憾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的遗憾有哪些?最大的遗憾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遗憾?
在做事的过程中,我暴露了哪些缺点?
其中哪些缺点是必须且迫切需要改正的?
关于这件事,别人对我有什么批评和评价?
他们的批评有哪些可取之处?
意义
这件事对我来说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对我的短期生活和长期生活分别有什么影响?
这件事对周围人、对社会、对整个世界和对地球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我发现了哪些意想不到的意义?”
总结:在《精进》拆书稿的上半部分,我们主要谈了:
如何利用时间,才能舞动生命的节奏和韵律?我们讲了,工作要快,生活要慢。
如何认清自己在世界上的坐标,作出更好的选择?我们指出了几种常见的隐含假设,也提供了几种新的思维框架。
如何拥有行动的智慧和勇气?我们讲了应该把人生当作创业,有做产品的心态,和复盘的习惯。
学习——你有找到学习的向导么?
你看书籍还是从第一张开始,一页一页往后阅读么?
你看公开课还是从绪论开始,一集一集向后看么?
恭喜你,和大多数人一样,没有找到学习的向导——以问题为中心学习。(皮一下很开心)
在没有问题作为学习向导时——知识直接传递,学习者只是吸纳者,搬运者,知识并没有和你之前的知识体系、方法、观念、困惑联系起来,知识就很封闭、好像就只是纯理论,毫无价值。
但若有了问题,有了对问题的好奇,对答案的渴望,你就能像猎手一样,主动去侦查、寻觅、狩猎。有了问题,你所希求的知识时没有边界的,在因问题无法完美解答所形成的焦虑和不安的鞭策下进行,你的“学习胃口”会越来越大,一点也不会感到学习的枯燥。
这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方式,也能称为:建构式学习——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学习一段材料后,你可以试着问自己下列问题:
1.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已具备了哪些相关的知识?
2.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又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原有知识构成了何种补充或者挑战?
3.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且这些东西我通过简单的探索就可以了解?
4.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无法轻易地获得解答,同时又有价值成为我长期去探索的问题?
这样循环往复,你头脑中的问题越来越多,你就有可能去构建一张庞大的知识网,而不是让知识零零星星的分散存在你的头脑中。从
具体层面上来看,如何学习知识呢?————把知识当作技能来学习。
知识和技能不同,知识可能只存在于你的脑海中,但技能必须是可操练,可实践,以下是三种操练方法:
写作式操练
比如你正在看的这篇文章,也是我对《精进》中知识的操练,我在写完思维导图,以为自己已经完全理解这本书后,动起笔来,才发现有那么多内容,自己没有办法组合起来,也就是无法重构知识。
原因在于阅读的时候,没有注意到原文的很多埋藏在文本下的逻辑链,在写作中,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对知识的误解。写作还能给你带来反馈,有师友的专业反馈,也可能是其他人从读者方面的反馈。不论好与坏,这些反馈也许能帮你纠正知识偏差,让你获得新的洞见。
游戏式操练
建构一个想象中世界。思想实验,就是说构建一个现实中不存在的假象情景,运用所学知识,设想事物在这个情景中的变化。
比如,《三体》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思想实验,你可以用你所学到的知识,构建出一个你自己的世界,来推导这个世界的变化,有助于你强化自己所学的知识。比如经济学方面的《小岛经济学》就是虚构了一个小岛,在岛上设想种种经济情况的原因和结果,这能帮助你深刻的理解知识,给你一个使用知识的机会,让知识“活”起来。
设计式操练
用你的专业知识去设计意见作品。比如参加电子设计大赛?参加程序设计竞赛?在你设计作品时,你会逐渐发现很多以前忽略的,但现实中需要的知识细节,这也能帮你纠正很多知识偏差。
才能————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为什么说努力也是一种才能??
努力不是使力,不仅是一种信念,不仅是意志力的比拼,更是一种具有策略性的活动,比如对个人资源的调配,行动方向的选择,执行进度的把控和调试,你要采用什么样的策略投入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应该怎样有效的启动?如何维持和优化对一件事的投入?
木桶理论真的是对的么?
对高考来说木桶理论确实是对的,但是,等走上职场,走向社会,木桶理论也许就不适用了。现代社会职业越来越精细化,社会分工更加明显。一个岗位需要的不是你的全部才能,而是你的某一个才能,你的劣势,可以用别人的优势来互补。
所以,与其一直纠结于自己的短板,不如集中精力去发展自己的长板。这样你才能最有效率的提升自己的价值。
但是我就只能当某一方面的螺丝钉么?
有人会不屑:只发展自己的长板?那种人就是典型的书呆子,只会自己专业内的事,两耳不闻窗外事。
这就是对长板理论的典型误解。长板理论重点在于,不要太过于纠结自己的短板,耗费很多时间补短板,不如聚焦精力发展自己的长板。况且,一个人的长板不一定只能有一个。
长板理论和T型人才理论也不冲突:T型人才理论想让人们有自己的“一竖”专长,也希望人们广泛涉猎“那一横”的与专业无关的知识。 并且,有了那一竖的专长,等我们能在社会上站稳了,再去触类旁通的去接触其他领域,也能提升那一横的含金量。
成功
如何度过的大学时光?
1.化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
2.了解和评估自己智力资产的价值
3.以完成具有创造力的作品为目标
具体来看,什么是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呢?
被动学习,就是按照学校给定的学习大纲去学习,完全遵循学校的教育计划,但学校的教育计划普遍存在三个问题:
1.学校的教材普遍落后于社会
2.教师一般只钻研理论而不擅长实践,教授内容脱离应用环境
3.学校的计划难以根据个人情况私人订制
主动学习,就是改变自己的角色,让自己从“学习者”变为“探索者”,在学校的教学计划外,拓展和发现一个更开阔也更深邃的世界。
如何成为一个更佳的探索者呢?
1.利用好本校的资源:图书馆,专业的老师指点
2.利用好互联网资源
3.主动试错:大学内的试错成本比社会上低的多 ,从失败和错误中学习的成果要优于从成功中所得。
了解和评估自己智力资产的价值,则是先保证自己能在残酷世界上,有生存下去的技能。同时,也有利于我们对象牙塔之外的世界保持敏感:观察和发现在市场上有较大应用价值和发展潜力的知识。
而以完成具有创造力的作品为目标,则是因为,考试限制了学生的很多能力的发挥,我们可以去写论文、去设计创造产品,既是发掘和展现自己的能力,也同时为将来的履历表上增添闪光点。
如何能更好的从大学走向社会?
如果说,大学是游乐场,那社会就是荒野求生。
大学的起点、终点、挑战都是设计好的,没有太多的意外,而社会则是意外环生。
大学里,九胜一败,社会中,九败一胜;
大学里问题由老师提出来而不是源于你内心的渴求,但到社会中,你需要从现实的细心观察中自行产生、挖掘问题;
在大学里,研究的问题是从理论开始,到理论结束,但在社会中,必须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理论必须走到实践中接收检验。
如此大的差别,就更要求我们在学校要探索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更有去升级迭代自己的认知操作系统的必要性。
独特性就是最好的竞争力
社会大潮,浩浩汤汤,个人被裹挟在其中,很可能失去自己的独特性。
我们渐渐只会用单一的标准去提出问题,用单一的模式去分析问题,用单一的路径去解决问题。我们不敢去做那个“特立独行的猪”,不一样,意味着未知的风险,不一样,意味着更多的麻烦。
但,如果你和大多数人没有什么特殊之处,社会为什么要给你超出平均水准的回报?
其实,你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不要一味的被社会主流价值观拖着走!
硅谷著名的风险投资家彼得蒂尔在招聘时会问人们一个问题:
在什么重要问题上你和其他人有着不同的看法?
彼得蒂尔认为,只有这些能独处于社会主流思潮之外的独特思考者和行动者,才能完成根本性的从0到1的创造,推动人类的进步。
如何让自己更加独特呢?
1.在主流观点之外洞察出别人未曾发现的机会;
2.形成个人核心竞争力,避免低层次的同质化竞争,使自己不可替代;
3.拒绝他人和大众给自己贴上的标签,以更开放和自由的心态发展自己;
4.因为不必迎合社会主流而节约了大量时间精力,可以专注于做好自己的事情;
5.为大众带来新鲜的见解和启发,形成对公众的影响力;
6.具有更高的可辨识性,更易于形成个人品牌
7.吸引到其他独特而优秀的人,与他们成为朋友或者合作伙伴
书的最后,采铜总结了七个方法,能在你实现自我的道路上助你一臂之力:
1.抗拒自己的欲望,或者延迟满足欲望;
2.质疑貌似最可信的言论,不盲从任何人;
3.屏蔽流行信息,或者只在固定的时段接收流行信息;
4.思考最不可能的事,为其发展出可能性;
5.保留和发展自己的“怪癖”,并将其发展成自己的竞争力;
6.为小事物狂热,并在小事物中发现大世界;
7.开展思想试验和行动试验,让思想和行动相互激发。
在《精进》拆书稿的下半部分,我们聚焦于:
学习时,你有找到问题这个学习的向导么?
在才能部分,我们论证了:为什么努力也是一种才能?以及为什么木桶理论是错的?
而在成功部分,我们聚焦于如何度过自己的大学时光?以及如何更好的从大学走向社会?以及如何保持自己的独特性?
精进,让我们一起,成为更厉害的人。
想看更多精彩内容?欢迎订阅本简书号。有什么不同看法或更好的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如果你习惯在微信公众号上阅读,欢迎订阅“我才不是书呆子”微信公众号,内容会保持同步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