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十八期专题活动,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黄山镇三家寨的黄玉和杨林是小学同班同学,也是一对调皮捣蛋的好伙伴,他们夏天一同去河里游泳丶摸鱼丶捉虾,冬天一起在野地里烘火丶烤红薯。
他们都很聪明,但是都不肯用功学习。黄玉上课时偶尔搞些小动作,总的来说还算安分守纪,对老师布置的作业基本上能够完成,考试成绩处于中等水平。
杨林在听课时,经常搞恶作剧,一会儿在小朋友的背上画个小乌龟,一会儿把苍耳扔到女同学的头发上,被老师罚站后也面无愧色,心思想的是放学后去哪里玩耍。放学后对老师布置的作业根本不放在心上,经常不完作业,第二天老师检查作业时他常常以忘记带了来搪塞。
小学毕业后,黄玉仍旧在本村学校上初中。杨林回家了,父母让他读初中,他回答说,“在学校听老师讲课好像听天书一样,一点也听不懂,还不如回来,帮家里干点农活。”
黄玉上初中后,勉强能听懂老师讲的课,他放学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后,就去找杨林下象棋,每次都是父母来叫他回家睡觉时,他才恋恋不舍地回家睡觉。
1985年6月份,又到了毕业季。老师根据黄玉的成绩让他报了个职高,对自己的成绩心知肚明的他听从了老师的意见,考上了本地的一所职业高中。学校在县城,家在农村的他只能选择住校。
黄玉在职高的课程不太紧张,他回到寝室后就捧着小说看,他最喜欢看《铁道游击队》《大刀记》《青春之歌》等战争题材的小说,像《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小说等古典小说他也囫囵吞枣地看了一遍。随着阅读量的提高,他的语文成绩得到了提高,在50多人的班级中,语文成绩一直排在前五,作文多次被老师当做范文在课堂宣读。除语文之外,他的数学、英语等成绩仍然是马尾巴拴豆腐-----提打不开。
杨林已经16岁了,他跟着同村的人外出搞建筑。杨林开始是一名小工,每天的工资还不到5元钱。他不甘一辈子当一名小工,他趁砌砖的师傅喝水、抽烟歇息时,主动提出替师砌砖,让师傅在一旁指点一下就可以了。师傅见杨林聪明好学,也乐意教他。就这样,杨林当了一年小工后,就成了砌砖的工匠,工资也翻了一番。如果一个月上二十多个工的话,也能挣个二百多元钱。他所在的建筑工地在东北,一到冬季就停工了,杨林便和同伴们回到了家乡。
黄玉放寒假时,经常和杨林在一起聊天。杨林说的是他在外面的见闻,黄玉看着杨林在野外施工被晒得黑红的脸庞和愈来愈结实的身体,眼中露出了羡慕的眼神,他甚至后悔自己没有早点出去见见世面。
黄玉职高刚毕业,碰到一家国企大批招收工人,报名者需要有高中(中专)以上文凭,黄玉报名后被录取了。他开始在车间上班,看到企业有本内部刊物便经常在上面投稿。有一天,这家企业的董总看到黄玉写的文章,拍案叫好,便把黄玉调到了企管办,让他做文秘工作。
黄玉为了系统学习语言文学,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便自学了《汉语言文学》专科课程,在闲暇时仔细研读《古文观止》。这样,他的写作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董总把他提拔为企管办主任。
黄玉所在企业效益还是可以的,他每月可以领200多元工资,这在当时已经算是不少了。他的工作比较忙,不是上班就是值班,有时领导急着要书面材料他就加班赶着写,很少有休息时间。但是,当杨林来县城办事来看他时,他总是想方设法抽出空,找个饭店和杨林边吃边聊,往往饭店打烊时两人都不肯离去。到结账时,两个人抢着结账,最后一般都是黄玉结的账。黄玉觉得虽然两个人挣得工资差不多,但是杨林在外打工挣钱不容易,再者杨林来县城找他,他就应该做东。
后来两个人各自都成了家,两个人都有了家庭琐事,见面的机会相对来说少了一些,但是,一听说对方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就会毫不犹豫提供帮助。
黄玉所在的企业是该县的经济支柱产业,刚从外地调过来的李县长要到这个企业调研。李县长来了自然应该讲讲话。但是县长又不熟悉这个企业情况,县长秘书就让企业准备一篇讲话稿。董总便把这个任务交给了黄玉,黄玉接到任务后,不敢怠慢,下了一番功夫写成了一篇讲话稿,交给董总,董总看后也没有表态,他也不知道这篇讲话稿符不符合县长的口味。
县长来到这个企业后,秘书看了看黄玉递过来的讲话稿,稍微改了几个字,就递给了李县长,县长照讲话稿念了一下,又提了几点希望和要求。
三天后,董总接到县长秘书通知,让他到李县长办公室走一趟,老总心里一惊,李县长找我会是什么事呢?难道是他来检查时发现了企业管理中的什么问题?或者是黄玉写的讲话稿上有什么不妥当之处?他边想边来到县长办公室。
李县长看到董总来了,热情地招呼他坐下,董总忐忑不安地坐在李县长对面。秘书给他沏了一杯茶,他也没心思喝。
李县长面带微笑地问道,“我的那篇讲话稿是谁起草的?
董总一怔,心想,"果然是这篇讲话稿出了问题?
”“是我们的办公室主任黄玉写的”董总实话实说。
“写的挺好,最近我这里需要写的东西很多,秘书忙不过了,想把你的得力干将抽过来帮一段忙,不知你能否忍痛割爱。”
“没问题,明天就让他过来。”董总爽快地回答道。
就这样,黄玉成了县长的临时秘书,说是临时帮忙,过了一年多,李县市长却仍然不舍得让黄玉回去。
杨林遇到了一件闹心事,他父亲承包了村里的果园,签订了二十年的承包期限,村里一些人看到杨林的父亲挣了钱,就得了红眼病,强烈要求村里收回果园,重新承包,村委会主任田主任法治意识淡薄,便要求杨林的父亲限期交出果园。杨林的父亲一气之下,端起半瓶农药便喝了下去,幸亏抢救及时,才脱离了生命危险。
杨林说黄玉调到了县政府,想去找他帮忙,但是又想到,我与黄玉已经五六年没有联系了,他会帮忙吗?他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拿着父亲和村委会签订的承包合同,去县政府找到了黄玉。黄玉正在埋头写材料的黄玉看了看杨林拿的合同,便拿起身边的电话,给黄山镇镇长打了个电话。黄玉放下电话,告诉杨林,镇长了解一下情况再说。
杨林看到已经到了吃午饭的时候,就邀请黄玉去找一家饭店吃饭。黄玉指了指已经写了半页的信纸,为难地对杨林说,“本来我该招待你,但是,领导等着要这个材料,我就不陪你去了”。杨林只好独自回家去了。
杨林回到家的第二天一早,村委会田主任便来到杨林的家中,对杨林的父亲陪着笑脸说,“我一时糊涂,听了一些村民的胡话,差点做出了违法的事。你承包的果园还按照合同继续承包,遇到什么困难尽管对我说。”
杨林的父亲不知道田主任为什么转变的这么快。杨林从地里回来后,杨林的父亲告诉了田主任来家里的情况。杨林心里知道这是黄玉给镇长打的电话起了作用,但是并没有告诉父亲。
杨林已经有了一儿一女,生活负担较重,他继续外出打工,为了节省路费,很少回家,也就自然很少见到黄玉了。
黄玉凭着自己的才干,一路顺风顺水,转了正,提了干,用了18年时间,便就从一名普通的工人成为了一名副县长。
杨林已经是年过半百的人了,他不想再去外面漂泊打工,便在本县的一处建筑工地打工。他也听说了黄玉已经成了副县长,这在他们村已经是最大的官了。
杨林也听说了黄玉住的具体位置,也想去和黄玉叙叙旧。但是,看到自己一身尘土、在风吹日晒下变得黝黑的皮肤,满是老茧的手,稀疏的头发。再想想在电视上看到的黄玉梳得整齐的头发,白净的脸,雪白的衬衣,笔直的裤缝,锃亮的皮鞋,觉得反差太大了。杨林觉得如果他们站在一起,他要显得至少比黄玉大十岁。况且,一个众人仰慕的副县长,一个是出苦力的打工者,两人各自有了自己的工作生活圈,见面后聊什么才能找到共同语言呢?“想到这些,杨林始终没有去找过黄玉。黄玉也不知道杨林就在本县城区的一个工地打工。
有一天,分管城建工作的黄玉到杨林打工的工地检查工作。他在住建局、城管局、环卫等相关部门领导的陪同下来到工地。
刚进工地,他看到一个用灰斗车推着红砖的人向他的方向迎面走来,他看这个人的身影十分熟悉,这个人佝偻着腰,穿着一身晒得发白的脏兮兮的迷彩服,稀疏的灰白头发杂乱地遮在头上,黑红的脸膛上已经有了深深的皱纹,一双已经看不出颜色的运动鞋已经破烂不堪。黄玉心里一震,“这不是杨林吗?”
黄玉不知道这个时候给杨林打招呼会不会让他感到窘迫,但是见到发小不打招呼也说不过去。他正在犹豫时,杨林也认出了黄玉。杨林迅速掉转车头,朝右边的一个楼房走去,来到最近的单元口,放下灰斗车,跑进单元内尚未交工的的二层一个房间的房间内,偷偷看着黄玉等领导在开发商的陪同下检查工地。
检查结束往小区外走时,黄玉看到在二楼的杨林。黄玉赶紧扭了一下头,假装没有看见,以免给杨林造成难堪。
后来,他们曾经在本村的一个人的葬礼上见过面。两个人见面后,打了一声招呼,互相看了对方一眼,实在找不到什么话题,便各自散去了。
后来,杨林在县政府附近的一家公司看大门。他和黄玉距离不过2里地,相当于他们村从南头到北头的距离。
有一次,步行路过这家公司门口时,黄玉看到杨林正面对着他,他赶紧加快了步伐,想上前打个招呼,但是,杨林却迅速把头转到过去,黄玉想,也许杨林现在成了一个门卫,觉得难为情,那就不打扰他了。
后来,黄玉散步时尽量避开这家公司门口。他和杨林再也没有见过面,也没有联系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