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的普及,语言文字再也不仅仅是智识阶级所专有的特权,也就是说文化已走入了普罗大众,普罗大众在某种意义上也成了智识阶层,而对于文化,却是庸众化,普通化了。加上传播渠道越来越多,每个人都有了展现自己的途径,所以也就有越来越多的精神成果被制造出来,充斥于熙熙攘攘的滚滚红尘里了。至于这些精神成果的质量,又有哪个人能够分辨的清清楚楚呢,真正的大师也就极有可能被埋没在人潮人海中,永远也不会出头了。
而对于我这样的伪文化人,因为实在不想花费时间在如山的土堆里筛选那么难得的一粒两粒金子,更何况在许多被吹捧的书籍热烈的喝彩声里总能闻到隐隐的铜臭味道,所以便极不愿读现代的书籍。陈嘉映老师的这本小书也是在闹书荒时,机缘巧合之下,才选择阅读的。读过之后,确实获得了许多共鸣。在这样一个社会里,心灵上的共鸣是极为难得的,古语“不如意事常八九,能与人言无二三”,在如今何止不如意的事不能对人言,如意的事也不好对人言,至于内心的价值、理想,那种本来高尚的东西,似乎更不能说出口来,它们在纵横的物欲里,是清高的,便也就是虚伪的。
如果现实中有个人能够让你毫无戒备的说出些内心里对世界人生的真实想法,那么请珍惜他吧。同样这样一本能够产生共鸣的书籍,也值得珍视起来。这本书是个集子,其中有访谈,有评论,也有演讲,没有什么具体的体系,也用不着绞尽脑汁去分析句子的主干,概念的内涵外延。作者虽然是名哲学教授,但却并不以哲学家自居,不玩弄那套形而上的哲学术语,他更像是位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者,像一位娓娓道来的老先生,把自己的一些对人生世界社会历史的看法直白的说出来,与人分享,给人启发。这种方式倒很贴合如今这种碎片化的时间,碎片化的学习和碎片化的阅读。在这本碎片化的书籍里,散落着一片片碎了的镜子,反射出读者心里星星点点的火种,而即使没有了唯一真理,若这星星点点的火种还在,哲学就永远不会死。对于我们这种在普通人中不为主流的伪文化人,在这种共鸣里,也找到了些许归属,这也是读书的一种乐趣吧,在阅读某些书籍时,会产生“不孤,有邻”的感慨,更何况这还是本当代作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