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简友广场
《理想国》笔记(一)

《理想国》笔记(一)

作者: 叶唯 | 来源:发表于2021-12-08 17:58 被阅读0次

    《理想国》里有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实现智慧与权力的统一(哲学王),二是实现德性与幸福的统一(德福合一)。第一个问题在我国古早的禅让制上可以看到它的可行性,但是对于“哲学王”来说是矛盾的,因为当上王会阻碍他追求智慧(分担精力),另外就是普通人民不能理解他的智慧,他必须在追求最高智慧同时用通俗化大众化的语言去传播。而第二个问题实现是非常非常困难的,很多没有德性的人反而具有更多的资源,“窃钩者诛,窃国者侯”,无德者过着更幸福的生活。

    首先要说的是,“智慧”和“德性”是没有大用处的,必须要将“智慧”化作“做有益的事”、将“德性”化作“德行”,如果可以,还要去传播、去感染他人。在刘慈欣的一篇(最好的)短篇小说《朝闻道》中外星高级文明排险者带来的“真理祭坛”,可以上真理祭坛得到想知道的问题的答案,但直到答案后就会死去。在书中就有几种分歧:

    真理价值观——为真理而献身的大无畏精神是崇高的;

    普世价值观——为虚无缥缈的终极之美舍去宝贵的生命是不值得的;

    社会集体价值观——为个人狂热的私欲,弃几十亿人类和地球文明发展于不顾是自私的。

    这些价值观都反映了“传播”在文化中的意义,有智慧但也要去传播智慧。2014年第一届哲理辩就是“犬儒主义是不是(智慧人)的精神解脱之道”,这也反映了智慧人的困境,自身理想总会与现实有矛盾,可能到最后只能用对世界的嘲讽获得精神慰藉,因为智慧人的境遇往往是“世人皆醉我独醒”。

    另一个问题是如何保持“哲学王”的传承。哲学王是需要更迭的,如何去保证在哲学王在位期间能够出现更有智慧的人?也就是这种制度是极不稳定的。五百年出一周文王,五百年出一孔子,五百年或许又出一司马迁……中国有“五百年出一圣人”的说法,事实上“哲学王”的可行性是极低的。

    但是为了传播“智慧”这一目的,或许就有了宗教。关于宗教的起源有各式说法,譬如为了解释各种自然现象等等。在“哲学王”或是说柏拉图这边,也有用“宗教”去传播德性的情况。《理想国》中很多谈到灵魂的部分,柏拉图用“来世”来劝导人们向善:肉体是会朽腐的,但灵魂会在肉体朽腐后转世,而人此世中所做之事也必会在来世中报应,这一观点颇有佛教六道轮回的意味。但是,为了解释“德性与幸福”为什么没有统一的问题,似乎也只好用这种方法了。(据说不好的影响就是真的导致当时很多人自杀,还认为是一件幸事)

    总结:有时我们不是要迷信,但它确实有它的实用性。

    都说《理想国》是在谈正义,其实我们首先要探讨一下对于“定义”的重要性,许多定义是有阶级性和时代性的。回归最本源的“人”上看。古希腊时期说“人是有理性的动物”,是否有“理性”成为评判一个人的标准,中世纪时期说“人是神的造物”,是否符合“神的教义”成为评判一个人的标准,而现在被较多人认可的是20世纪海德格尔的定义:“人是从生到死有无数可能的存在”。相较于前两种定义,海德格尔更加采用了一种“非是否”型的定义方式。

    同样地,对正义的定义也是如此。《理想国》最前面就是询问了三个人他们对正义的定义。第一个是老商人,他以商业公平交易的原则出发,认为正义就是“不负债”——不欠人东西,不欠神东西。他自觉自己的晚年很幸福,自己从前继承了一笔财产,现在还使它变多。第二个是前一个老商人的儿子,也就是一个富二代,他对于正义的看法就是损敌益友,但其实这种敌友关系全是他自己评判的,毕竟是个富二代嘛。第三个是一位智者,他从事实标准和经验世界出发,认为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这对于柏拉图来说是难以驳倒的,因为柏拉图是理想的,智者说的是现实的道理。尽管觉得荒谬,觉得功利,也不得不屈服。

    在古希腊,经常看见诗人、智者和哲学家(柏拉图等)相轻的情况,而在本质上,他们是在争夺对古希腊下一代的教育权。智者相当帝王师,诗人声称自己写诗的灵感来自于神谕(因而也相当有说服力)。

    柏拉图要想打败智者以及其他种种人,必须要对“正义”作出与他人不同的定义。其余人的对正义的定义都是“对自己善”,柏拉图说,不仅要对自己善,还要对他人善。

    所以在柏拉图这边,正义的解释笼统概括成“各司其职”,这在他下文构建的理想国中很容易看见。他将人分为三类:农民和手工业者、护卫者、统治者。柏拉图对人类设想的大环境或说出发点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协助”。在原始社会,人们需要衣食住行来满足最基本生活需要,是故要种、要编织、要打造等等,如果是一个人干所有的活,必然是低效的,所以才有了社会分工,渐渐地形成农民和手工业者。再有为了防御野兽攻击,以及一定土地内资源有限,需要有军队来扩张和抵御,这便是护卫者。那么,一群人中间必要有一个指挥,什么时候扩张,对社会的管理,这便需要一位智慧的人——统治者,哲学王。

    近代倒是有另一种理论,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出发点是相互打击的。不过,殊途同归吧。

    这三类人分别具有各自的美德,也对应着一个人灵魂的各个部分。农民和手工业者对应节制的美德,象征人的欲望;护卫者对应勇敢的美德,象征人的激情;统治者对应智慧的美德,象征人的理性。在柏拉图的观念里,灵魂的各个部分也应该各司其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理想国》笔记(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gbt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