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要端午节了,这是吃粽子的节日,也愿意相信它是因纪念屈原而流传下来的节日。
对我来说,吃粽子的印象要早于对端午的了解。
小时候的我对吃的东西记住的不多,粽子是最早被我记住的特殊的吃食,没有之一。
大概在3、4岁时,忘了是谁带我上街了。碰到一个挑着担子的人,前后各一个矮胖的木桶,桶上放着略大些的竹箩,一个里面是一些小碟子,还有一个上面是一些湿漉漉的长长宽宽的叶子(后来知道那就是粽叶)。
看到有生意,挑担人就在路边停了下来,从桶里取出一个粽子,拆开来放在一个白色的小盘子上,再从一个陶罐里舀些蜂蜜,淋在上面,用一个小竹片抹了抹匀,递给了我。
用那竹片挖下一小块送进嘴里,一股清甜在舌头上漾开来,夹杂着糯米的绵软,粘而不腻,还有红枣的香甜,与常吃的面食完全是不同的味道。
然后,我知道了它叫粽子,是用粽叶将浸泡过的糯米裹成三角形,里面放着红枣,吃的时候要抹蜂蜜。
当我在同学那里吃到另一种粽子时,才知道它还有四角形的,里面可以放肉、放栗子、放蛋黄做成咸的时,立刻被它独特的香味所征服,替代了之前蜜糖粽在心目中的地位。
也是在这时,知道了关于吃粽子的传说,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幼小的心里也随着粽子扎了根。
那时,家里大人都要用雄黄抹在小孩子的鼻子和耳朵周围,并从井里打上水来,用柳条沾了水淋在身上,隐约记得女孩子还在辫子上绑一截柳枝……
那时,这种习俗大人都很重视,小孩子也很开心。只是后来各种民俗活动却渐渐淡了下来。
如今,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每年各地除了包粽子、吃粽子,在门口挂艾叶菖蒲,还有各种划龙舟活动。
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最主要的食粽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相信我们的传统节日会越来越红火,这种习俗也会一代一代流传下去。
愿大家端午安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