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早起有9天时间了,一开始激情满满,这两天开始产生惰性,好几次差点倒头继续睡觉,支撑我起床的信念有两个,第一,今天已经有很多代办事项了,如果早上这2个小时没起来完成,其他的计划将全部被打乱。第二,今年的重要目标是坚持+践行,其中养成早起的习惯是坚持要做的事情之一,这才年初,我真的不能再被打回原形了。
虽说坚持了9天,但感觉坚持变得越来越难,虽然有7个小时的睡眠,但每天我都觉得睡眠不足,计划没有完成时,就会怀疑自己坚持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当初坚持早起的目标早就抛到九霄云外。当目光只聚焦在具体每天都行动上时,真的很容易丢失方向。
在读到《要事第一》第九章:一周的前瞻时,作者给出了3个方法,帮我们既能做好每天的计划,又不会丢失方向。
1.平衡的自我更新
自我更新即留出时间让自己休整和反思——每周和每天。每周更新的例子可参看周末活动,它们可能包括休闲活动,与家人和朋友共同读过的社会活动,或者是个人反思复盘与下周计划。
停下来是为了更好的前进,经验告诉我们,每周更新具有巨大的价值。当我们在紧迫事务的压力下日复一日地工作,直到周末还没有活动内容或步调的任何改变 ,我们会觉得自己的优势、精力和对生活的前瞻力正在逐步消失。
这就像阅读一句不断延伸的句子,没有逗号也没有句号,就像听一段没有任何乐句划分的音乐,结果可想而知。我们都需要自我更新,保证每周都安排真正的休闲活动。
2.整体—部分—整体
第一个“整体”是指全景、头脑中的目标、所做事情的意义。“部分”是指为我们的角色和目标所制定的一系列的日程安排,第二个”整体“是由第二个部分拼凑而成的整体。
当我们迷失在第一个整体中时,就会变成一个理想主义梦想家,所以要进入细节,要用特写镜头来看生活中的每一部分。但是迷失在这些细节中又会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机械、分离和片断。所以需要把这些部分合成整体,这样就能看到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
有了”整体—部分—整体“思维,我们就在各个角色和目标之间实现协作增效。
比如,做周一到日程安排时,我们可以通过安排带儿子去游泳来把父亲的目标“增进父子关系”与“锻炼身体”组合到一起。
3.背景下的内容
背景是指事情发生的环境。在这一段我学到的很重要的方法是:预留准备的时间。
作者提到,我们大部分沮丧和焦虑来自没做好准备到感觉。需要活动由于缺乏足够的准备而变成紧迫性的任务。通过一周日程安排,建立允许准备、鼓励准备的框架。
例如,如果你根据安排要做下周五早餐的会议上做一个重要发言,那么你可能需要预留周三的一段时间来准备,预留周四的一段时间来演练。如果你计划周六早晨休整你的花园,你可能需要周五去商店买种子或者工具。
看到这里,不由得想起我这几天制定的某个计划,拖了3天都还没有完成,原因就在于没有预留准备时间,或者说是将计划分解。
生活中成功的经验很少来自偶然,它们几乎都是详细计划和精心准备的结果。
以上是我读《要事第一》的理解。希望对你有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