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是把“双刃剑”——玩多了不行,一方面是浪费时间,另一方面,碎片化的信息和各种垃圾咨询充斥头脑,容易心累;
玩少了也不行,毕竟手机是花钱买的,就是为了让我们娱乐的(也是工作用具,但此处强调“玩”),放在那里不玩,似乎也没有什么别的事要做,何况有时候越是不看手机的时候,越是会有重要的事要在手机上处理。
家长群体似乎是率先声讨手机的一批人——孩子不学习、成绩降低,不听管教——都是因为手机。
以前还可以没收或者控制手机的使用,但是在网课期间,手机成了主要的学习工具,家长又不能时时刻刻看着,所以有些孩子趁机对手机大玩特玩,家长因此对孩子痛心疾首,对手机深恶痛绝。
对于其他群体——学生和职业群体来说,他们对手机也是又爱又恨。
学习和工作不能离开手机,可是学习和工作却总是被手机困扰。
微信是主要的社交平台,电话也仍然是重要的交流手段,我们虽然有其他的设备可以使用(电脑、iPad),但毕竟还是手机最为方便。
可是手机并不只是用来工作的,多少人玩手机彻夜不眠,第二天疲惫不堪,后悔又痛恨昨晚熬夜玩手机的自己,每天都将“再也不熬夜”当做目标;
从小学、中学直至大学,“学生上课玩手机与老师发生矛盾”的话题屡见不鲜,我们学校对于上课玩手机的处罚也很严格(警告处分或者严重警告处分);
上班族“带薪摸鱼”也百分之九十以上离不开手机——炒股、刷朋友圈、甚至看简书、写文章也都是在上班期间完成的。
手机的出现,让我们又爱又恨,又想要买最新最好的,又想永远离开手机,不受这份爱恨交加的折磨。
有言论曾认为,现在孩子的学习成绩差,就是因为玩了太多的手机(上的网络游戏),但其实在没有手机的年代,贵族子弟斗蛐蛐、听评书、混迹风花雪月之中,种种不务正业中都没有手机的出现,却都是一样的让父母、老师操碎了心。
所以不论古今,让我们又爱又恨的“双刃剑”不在少数,可古今闲人圣人层出不穷,可见成功与否全不在外物,能决定我们的,最主要的还是我们自身。
看多看少,利用好手机,才是自己的主人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