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语参》2019年第七期第61页刊载了伏荣超老师的一篇文章,题为《“言意共生”:文言文教学的必由之路》。该文以对《记承天寺夜游》的教学观察为例,比较详细地阐述了文言文教学“言意共生”的教学方式,具体为“三步走”:由“言”到“文”,以“言”析“文”;以“文”带“言”,据“文”解“言”;“言”“文”共进,“三文”合一。
我读完该文后,认为这样的“三步走”,就是教师们日常教学文言文的总体步骤,没有新意之处。即使最后一步中,特意引用黄厚江老师的话:“文言文教学应是文言、文章、文学、文化的统一”,还用余映潮老师执教《记承天寺夜游》的过程说明,对于阅读者来说,也没有多少借鉴意义。
在本文中,我只关注到作者引用北京十中李小甜老师的《记承天寺夜游》课例中结合《陋室铭》《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中的“言语”片段,通过学生阅读、倾听、感悟、表达,感受刘禹锡“有闲时而无闲情”、范仲淹“无闲时也无闲情”、欧阳修“有闲时有闲情”,从而推进学生对“闲人”的理解,促进“言意共生”,实现“言意转换”。这样的课例带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采用比较阅读的方式,为学生更深地理解课文关键点“搭梯子”,有效推进了学生对文言文的“言意转换”思维进程。这样的比较阅读方式对文言文教学适用,对其他文本的品读教学同样适用。此为收获一。
收获二就是文中记载的浙江省舟山市定海第五中学包国华老师的课例。包老师的教学过程是:紧扣游记体式,整体感知课文,初探苏轼心境——知人论世,了解夜游背景——通过关键句的赏析,体会情怀——创造对话,体验苏公心境——诵读全文,布置课外阅读。这样的教学紧紧围绕“心境”“情怀”展开,结合背景资料初步感受作者心境,然后通过朗读、品读,梳理文章内容,赏析关键句体会作者夜游时的旷达情怀,最后通过设置对话加深学生对作者心境的理解。这样的由“文”带“言”、据“文”解“言”的方式,我的理解就是披情入文,是情感先入式的解读方式,有利于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引领作用,使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更强。或者也可以说这就是“任务驱动型”的课堂教学方式。
收获三就是文中引用的余映潮老师的课例。作者的评价是余老师的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言文共进言意共生的特点。根据作者的记述,余老师的课上分为四步:“熟悉课文——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三项活动——课堂小结”。前面两个环节是基础内容的探讨,当学生需要更进一步理解文意时,老师给予背景资料:苏轼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交代本文写作的背景、推介“四篇美文”及学术界对本文的评价。这些资料一是为其后的学习活动奠定基础,二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以便更加有效地完成第三步“三项活动”。我不是很清楚余老师的具体教学环节,但是为了完成“三项活动”,余老师做了很多准备,正是如此,学生才更加容易品读出文意,作者的心境,思维也得到了训练。
昨天,我也进行了这一篇课文的教学活动。在学生对照文中注释和引导信息自学之后,让学生根据文意进行绘画,然后小组代表展示画作,并且说明自己绘画的原因。在学生七嘴八舌的点评中,完成本文“言意”的品读任务,在学生疑难处给予背景资料,辅助学生继续推进思维进程,领悟“闲人”二字的内涵。最后真正理解作者的复杂心境。从现场授课的效果看,学生的学习氛围比较好。
由此,我想文言文或者诗歌教学方式中,把根据文意进行绘画作为学生理解文意的思维活动呈现工具,然后根据其思维漏洞或疑难处进行点拨,应该也是文言文或古诗文教学的必由之路。
因为唯有真正引发学生探究欲的课堂才是课堂的必由之路。因为无论是比读,还是任务驱动,还是资料助推、绘画辅助,都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文章“言意”的探究欲。没有了这一前提,“言意共生”只能是空架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