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很多人在问
我已经 30 多岁了,干……还来得及吗?
我已经 30 多岁了,学……还来得及吗?
我已经……该怎么办?哎,那就这样算了吧。
总之,30 多岁,在很多人心里似乎一切都注定了一样,一切都很难一样。
我始终记得一句话——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 10 年前,其次是现在。
一切都在你心。
你觉得难,那就难,你觉得简单,那就简单。
最近我开始学习新东西——Python
一、我发觉有很多朋友,一提到学习新东西,就总会自我怀疑,但为什么我自己总是敢从 0 开始去学新东西呢?
我就一直在反思研究,有没有一个原理在里面,可以解释,从而能帮到孩子帮到人们不再惧怕学习新东西。
后来总算琢磨出点逻辑。
首先来自于自信。
那么自信是什么?
它是一种信念,我相信我自己。
但我凭什么相信我自己,单靠身边人对我的夸奖吗?
刚好前段时间就看到一篇文章讲到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
将2只不同的小白鼠分别从软管的两头放入,对向行走,它们一定会在中间碰头,但因为软管很窄,没办法谦让,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就看谁能把谁挤出去。
经过一群小白鼠的实验下来,选出了一只最牛的小白鼠,一旦进入软管就天不怕地不怕,因为它知道自己就是最牛的;同时也选出了一只最弱的小白鼠,被别人挤出去很多次,最后碰到谁都会主动退让。
把这两只小白鼠从软管两头放入,结果可想而知,一定的最牛的勇往直前,最弱的那只一定是主动退让。
但是,后来,科学家通过方法给弱白鼠的大脑刺激,激发它的潜能,这一次弱白鼠第一次把牛白鼠给顶了出去,又经过那么6次的刺激后,它每次都把牛白鼠个顶了出去。
最后,科学家们不再给弱白鼠刺激后,它仍然觉得自己很牛同样把牛白鼠给顶了出去。
这说明什么?
来,大家有没有从这个试验发现了信心来自于什么?
这个试验的结果有个名字,叫做 6 次成功带来自信。
没错,自信就是来自于成就感。
这种感觉它不是靠外在夸出来的,而是从内心深处对自己的肯定对自己的认可,这个才是真正的自信。
所以,真正的自信它来自于成就感,来自于成功的经验成功的次数。
也就是说,敢从 0 开始学新东西,本身就是一种自信。
说明自己曾经至少在某一领域成功过,跑通过。
二、我又想了想,对我来说,到底是什么事情呢?
是健身。
从开始真正下定决心健身到现在,已经持续了 4 年的时间,期间除了生病或者重大事情耽误,几乎就没有停止过。
也因此,喊了 10 年的减肥终于变成了现实,获得了自己相对理想的身材,以及健康的生活状态。
其实,转念一想,不仅是健身这一领域,只要你在某个领域持续下去,就能建立起成就感,就能建立你的自信心。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
到底该怎么去跑通一件事呢?
我也从健身获得了方法论。
微策略
这个策略来自于一本书《微习惯》
现在每当谈到自己健身习惯的时候,从头到尾没有提到坚持两个字,而是持续。
从0到1才叫坚持,1以后就叫做惯性,也叫作习惯。
任何事情,你做到一定程度一段时间,就是自然平常的事,你会说吃饭是坚持吗,睡觉是坚持吗,这些日常行为都不需要坚持。
所以最关键的就是0到1的那个阶段。
原理核心
整本书的精华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
One push-up is better than nothing a day.
一天一个俯卧撑,好过什么都不做。
展开来讲就是两点
1.目标量足够小,小到几乎毫不费力就能完成。因为量太大,人就很容易痛苦,人的大脑会本能得抗拒,那么坚持不下去,出现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才正常。
2.每天持续并记录。习惯的核心就是持续,每天固定时间就完成那么一件小事,持续重复下去就成了习惯。
每天持续一点点就是这句话就可以指导着我们养成习惯。
具体怎么去应用呢?
比如
你想健身,那不能一来就 5 公里,一来就 100 个俯卧撑。
你可以刚开始就定 500 米的目标,如果还是跑不了就 200 米,不然就 100 米。
你想读书,那不能一来就 1 本书,
你可以每天就定 5 页的目标,如果完不成那就 2 页,如果能完成就试着再完成2 页。
一切怎么舒服怎么来,无压力就能持续。
持续才是养成习惯的核心,持续才是完成目标的核心。
现在的我学习 Python,用的也是这个策略,每天就定 5 页的书籍学习目标,同时要笔记整理这 5 页的知识要点并在电脑上操作,要是这个目标都还太大,那就 3 页,始终记住持续最重要。
最后再总结一下这个策略的要点
1. 每次目标足够小
2. 关键要持续
3. 一点点来,捡最轻松的开始。
关于最后一条捡最轻松的开始,不仅是养成习惯的要点,也是解决拖延的心法之一。
关于了解怎么解决拖延这个毛病,我也有一套自己的心法和方法,下次再来分享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