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红楼梦》,我还是不陌生的。那些年,单独命题时,福建考文化常识,里面就有《红楼梦》,真是年年看,届届讲,对于这个情节,真是倒背如流。
但每看一遍,都有新的感受,每讲一遍,与同学们交流,更是如此,真所谓“一遍一遍读,遍遍都不同”。
大学时有个教授叫邹自振,岁数很大了,专门研究红学,可能他觉得我们悟性太低,一学年下来,一节课也没上,就是播放他在各大平台对红楼的讲评。虽然时时上课划水,但多多少少也耳濡目染,对于红楼,也大概有所了解,久而久之,也生出自己的一知半解。
但每个人的阅历心智是不同的,自然对于红楼的释义也是不同,所以,一千个研究红学的学者,大抵就有一千种切入红楼的角度吧!
比如《蒋勋细说红楼梦》,这本书作者时从美的角度,从情感出发梳理《红楼梦》文本中渗透出的细微感觉。他细致入微到每个人的身世性格,去体察每个人的命运悲欢,读他的作品,更像是他对原著的解读,你会不自觉跟他进入由共情而上升到人生观的格局。他曾说: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因为处处时慈悲,也都处处是觉悟。
在读到《董梅红楼梦讲义》时,感觉又是不一样的。假如说蒋勋地红楼在于让你与书中人物产生共情而体悟人生,那么,董梅的红楼就会更俏皮一点,它像十万个为什么,揭秘红楼里的奥秘,让你边读边感叹:“哦,原来如此!”“啧啧啧,想不到还有如此玄机!”“哎呀,作者的写作技巧竟然如此高深!”“名著就是名著,果然不同凡响!”
所以,这本书更像是“揭秘红楼”。对于中学教师的我,更是对口味。因为在阅读间,不知不觉会跳出情节之外,来一句“同学们,你知道这里为什么用这个字而不用那一个字吗?”,又是一个很妙的“抓手”。
这本书共分为七个章节,分别从“红楼俯瞰”“生活美学”“文学杰作”“象征符号”“哲学大观”“社会百态”“红楼如梦”七个角度来阐述。每一个角度涉及的知识面也比较广,能从一本书里看出作者对红楼的了解。
同时,这本书采用深入浅出的叙述方式来阐述,这就比较“亲民”了。当一本著作不会让你望而却步时,你才有兴趣了解它。
做教师这些年,我很认真地思考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学生们不爱阅读。很大程度上,不是学生懒,而是著作太深奥。
比如,在象征符号这一节里,有两个植物的意象——芭蕉和海棠。在学生眼里,大概只记得“雨打芭蕉”、“绿肥红瘦”。但在红楼之中,这两种植物却有着点睛主旨之效——一切皆空。
所以,著作虽好,但用语高深艰涩,很容易让人望而却步。如果暑期推荐给孩子们看什么书,这本书,毫无例外,首当推之。
当然,更主要的是为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所折服。一本红楼,虽是关于贾氏家族的兴衰史,但,这其间又浸透了中华文明史。衣食住行,工商士农,诗词书画……都熔铸在这本书里。
曾有人把紫式部的《源氏物语》比作日本的《红楼梦》。读完两本作品后,你才会发现,这个比喻是不恰当的。再加上这本书对红楼的解读,你更会发现,红楼所展现的无论是情节,还是意象外延,都是《源氏物语》拍马不及的。
积淀就是积淀,这是绝非任何嫁接文化想用一种捷径来超越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