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理解的一次完整的情绪体验

我理解的一次完整的情绪体验

作者: 月冉耳 | 来源:发表于2017-05-30 12:42 被阅读0次

    朋友为学校策划组织两天的六年级毕业成长礼,收尾时刻我最大疑惑的是,成长礼上如何避免大规模的情感淹没。

    我的答案是,牢记孩子是毕业的主体,尊重此时此地的团体感受。

    这份尊重包含什么呢?

    【情绪的开启】实际上负载着巨大的能量,当一个个形式丰富的环节进行完毕,消耗了孩子与家长的体力和脑力,这件事符合我们常规的生存适应,大家能够应对。

    但是当一段需要情感负荷的环节结束,需要十分小心的对待,并事先设计好结束仪式。换句话说,英语中有个词组叫put yourself together,是当一个人承载了多种或有一定重量的情绪时,好朋友会倾听、宽慰和陪伴,到了最后可能会用这句话,“好了,整理整理情绪”,意思是说,在经历了这段情感体验后,把身和心调整到适合现实的模式中来。

    我觉得这非常的有趣,我们中国人不太习惯表达情感,尤其是公共场合,被触动到了会偷偷的擦拭眼泪,觉得不好意思,然后迅速调频。于是对【如何体验情绪,如何陪伴情绪体验,如何结束当下的情绪体验】,是没有太多经验的。看官可以试想一下我们今天的情境,在这个团体中,41个孩子和将近60位家长,有培训师用动容的共情语言,有够味的形式给人带来触动,这个情绪,是没那么容易拒绝的,因为只要待在这个氛围中就自然会有一波波的感动来袭。这时,最考验的,是培训师的细腻、从容与和缓。

    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这份情感愿意被开启,代表着对策划方的信任,同时也意味着培训方要保护好处于情绪中的每一个个体。我欣喜于策划方没有简单粗暴的从一个环节跳入另一个环节,而是给予这份情绪空间,对这个给情绪留出的空间的尊重,是对在场者最大的尊重,因为我们陪伴着彼此,进行着每个人内在的情绪处理,等着它慢慢的沉淀消散。

    那么说到方法论,从一个煽情环节开启到结束,收尾要有一个put ourselves together的设计,无论是深呼吸,发出声音,抖抖身体,对于情感强烈的人甚至可以与身边的人拥抱一下。不必刻意的去找自己的家长感谢或是表达理解,因为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我们从刚刚的情境中跳脱出来,因为很多时候,精神虽然跳出来,情绪和身体还留在里面,这是常常最需要活动方重视的。

    然而,按照中国人的习惯,一次活动的尾声总是会有人物轮番讲话,讲述一些“组织这场活动背后的故事”,“未来的期望”“组织者的一些未尽事宜”等,这就是前面说的,让没有完全跳出的情感再次陷入到一次被动感激中,这不是最恰当的时机,因为这忽视了参与者此时此刻的情感,更是高估了人类在此时的情绪承担能力。父母和老师对待孩子的情感,在人类的常规情感序列中,是最有重量的情感之一,人的情绪又极为细腻,这时候能够将引导过程慢下来,才能更好的珍视孩子与家长们的内在能量变化,直到完成一次完整的情绪体验。

    对于专家来说,从个人的情绪上来说,有三个要素,情绪体验,情绪表现,和情绪生理;

    对于一次情绪体验来说,有情绪的触发--自发反应--体会--接纳--陪伴--消融--空间--适应--结束;

    对于一次成长礼策划来说,让每一次情绪体验的各个环节被看到,给予相应不等的时间让其在内部工作,适时适当的外化一部分来调节团体动力,是一件相当有难度的挑战,也是现下出现在学校教育之外的,各种补充教育的工作者面临的困难:传统教育泯灭的人性和情感,如何在品格教育的各种夏令营冬令营中,适当的释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理解的一次完整的情绪体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hkr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