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之20301
【原文】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白话】孔子说:“用政治来领导人民,用刑法来整饬人民,人民就只求苟免于触刑而不会有羞耻心;用德来教化人民,用礼来约束人民,人民就会有羞耻之心而且能进于善。”
【思考之一】为政的关键是什么?
《论语·为政篇》第一章让我们体会“为政以德”产生的功效是众星拱之,整个社会是和谐运转的;第二章说《诗经》里面所讲的都是至真至纯、至善至美,一点虚伪都没有,也告诉我们“为政以诗”的道理。那么,第三章有告诉我们什么呢?
《论语注疏》曰:“此章言为政以德之效也。道之以政而民不服者,则齐整之以刑罚也;君上化民,不以德而以法制刑罚,则民皆巧诈苟免,而心无愧耻也。君上化民,必以道德;民或未从化,则制礼以齐整,使民知有礼则安,失礼则耻。如此则民有愧耻而不犯礼,且能自修而归正也。”从夫子讲的两种不同引导老百姓的方式,可以看到以政引导和以德引导是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一个是被迫守规矩,内心无耻;一个是主动守规矩,有羞耻心。我们发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会防止恶的发生,而“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只是恶发生以后而采取的强制手段。朱熹老夫子《论语集注》中讲“盖虽不敢为恶,而为恶之心未尝忘也。”为什么“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因为为恶的心就一直都在,并且还不认为为恶之心是无耻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则民耻于不善”。关键是我们有没有将为恶的心看做是很羞耻的事情。
孔子以鲜明对比的两种方式来比较为政的效果:一种是外在形式上的命令和惩罚,一种是对内心的引导和建设。前者的效果只是通过行政手段暂时达到了目的,就效果而言,是暂时的治标;后者则是通过内心建设来长久的达到为政目标,就效果而言,是长久的治本。比如现实生活中,一些离开监狱后不久九游犯罪的案例,非常多见,所以这种以政刑来解决犯罪的办法有非常明显的后遗症。所以本章紧接第一章提出的“为政以德”的中心法则,辅以第二章《诗经》“思无邪”的教化,孔子旨在教导为政者把内在的德行外显于礼,教化并唤醒下属和民众知耻觉醒。这两种方式,不论是“政刑”还是“德礼”最后都落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字——“耻”上。
【思考之二】为什么“耻”这么重要呢?
《说文解字》解释“耻”:辱也。从心耳声。本义作“辱”解,乃羞愧之称,羞愧乃心有所惭而生,故从心。《广韵》:“慙也。”《孟子》:“人不可以无耻。”《注》曰:人不可以无所羞耻也。《六书总要》:“从心耳会意。取闻过自愧之义。凡人心慙,则耳热面赤,是其验也。”人以耳为司听闻之器官,人每因闻过而耳赤面热,故“耻”从耳声。因耳闻过而知“止”。所以,知耻之心是人之天良。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存之则进于圣贤,失之则入于禽兽。”“耻”这个字对人而言太重要了。保留“耻”可以升入圣贤的层次,如果失去则会堕入禽兽的行列。因而,知耻是保全人心念、行为不离正道的护栏。如果不知耻,人的价值就会变得和动物一样毫无意义。所以孔子说:“知耻近乎勇。”
【思考之三】耻的标准和不知耻的过患是什么呢?
在中国传统德育教育当中,最根本的就是“八德”(也称“八端”)教育,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百度解释:八端,是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德育内容的全部精髓。耻是羞耻。凡是不合道理的事,违背良心的事情,绝对不做。八端是做人的根本,所以劝人不要忘八端。“忘八端”就是失去了做人的根本,今人所谓“王八蛋”就由“忘八端”的谐音发展而来。
羞耻不在政策法规管辖范围之内,是对内心做事原则的一种自我觉知,是高于政策法规的自律。古代以“八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的行为标准,前七端做不到时,就要以第八端——“耻”为“止”,作为行为的最后刹车。
如果孩子不知耻,在家则会顶撞父母,在校就会不尊敬老师同学,不利于孩子身心发展;在单位工作的人不知耻,则会懈怠偷懒,不利于单位稳定;在领导位置的人如不知耻,就会偏失发展方向,出现贪污腐败舞弊等现象。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提炼和升华,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针对性。只有知荣辱,才能明是非、辨美丑。一旦荣辱不分,势必混淆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不仅道德伦理大厦根基动摇,就连整个社会风气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