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诸葛孔明的两偶像说开去

从诸葛孔明的两偶像说开去

作者: 伯涵子弟 | 来源:发表于2023-04-14 00:54 被阅读0次

    年初,和女儿讨论起三国,无意间提及了演义和史实的区别。于是,我俩都走上了探索之旅。

    为了更好地理解一个人物,我们分别看了易中天的《品三国》,背诵了《前后出师表》。而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这两个人的历史又不能放过。于是又搬来《史记》,把管仲、乐毅的传记重读了一遍。这还不够,我们又把乐毅的《报燕王书》给背了下来。

    通过上述的一系列操作,我们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一、能臣无明君,终将一事无成

    这一结论的形成,源于齐桓公不记杀身之仇,而重用管仲;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纳士,不拘一格用乐毅;刘备对诸葛三顾茅庐,举国而委之。

    以上几位臣子是治世能臣不假,但若非君主的真信任,能否施展平生所学都会成问题。燕昭王死后,燕惠王即位。立马用骑劫代替乐毅的兵权,使得乐毅狼狈出逃赵国。能臣功高盖主,而召开杀身之祸的在古时比比皆是。

    因此,一切的缘起,都得有明君开始。这也是为何千年后的陈子昂做《登幽州台歌》李白书“方知黄鹄举,千里独徘徊”的原因。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的道理,在见证了这几对君臣的故事后,会更有深度的体会。

    二、管仲、乐毅、诸葛,他们的共通点?

    识时务,人话就是不拘泥于道德框框,而善于权变。

    这种变,体现在齐桓公杀公子纠后,召忽殉主而亡,获得所谓“仁”之称号。对此,还引出了子路问孔子的话,孔子的“如其仁”做了历史性结论。管仲的不拘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显然,经过两千多年时光流转,再次证明了他选择的正确性。无论是声名的显赫,还是功绩之张扬,召忽都难以比肩。

    而在乐毅之处,则是遁逃奔赵。乐毅在《报燕王书》里的心迹剖析,可谓至理。“早知之士名成而不毁,以及善始者不必善终”的等等论述。说明了他对君臣微妙关系之理解之透彻,可谓鞭辟入里。

    在诸葛亮这里,就提现在《出师表》里的末尾,“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聪明智慧如诸葛,还能不知道自己在说啥?但面对君臣的关系,他不能不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面对刘禅这样的庸主,更要表现得没有任何晋越。

    小心驶得万年船,在能臣的人生里,始终是头等大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诸葛孔明的两偶像说开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imz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