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随笔专题投稿有趣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34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34

作者: 随止心语所自欲律 | 来源:发表于2019-10-02 07:11 被阅读0次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34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知者乐,水。”知者的快乐,就像水一样,悠然安详,永远是活泼泼的。“仁者乐,山。”仁者之乐,像山一样,崇高、伟大、宁静。这是很自然的道理。仁慈的人,多半是深厚的,宁静得和山一样。所以下面的结论:“知者乐”,知者是乐的,人生观、兴趣是多方面的;“仁者寿”,宁静有涵养的人,比较不大容易发脾气也不容易冲动,看事情冷静,先难而后获,这种人寿命也长一点。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鲁国乃周公之后,周朝武王统一天下,对老功臣,分封建国。周公的后代被封在鲁,保存了周代文化的精神。姜太公帮助了武王统一天下,他的后代封于齐,发展出后世道家学术的精神。换言之,姜太公一系遗留在中国的文化,可以说代表了传统道家的文化;鲁国的文化则代表了周公这个系统,也就是形成后世儒家的文化;楚的文化则为老、庄一系所形成的南方文化成分较多;墨子则代表宋国的文化,宋为殷商的后代,所以在墨子的学术思想中,保留有浓厚的夏商文化的色彩。讲中国文化史或哲学史,对这个观念应该清楚。

  在孔子当时,鲁国文化,还大有可观之处。孔子的思想中,认为要把中国传统文化保留起来,乃至于振兴起来,就要以齐国的文化为基础,再加上好的转变,就可以到达当年鲁国的情况;再把鲁国的文化,提高一点水准,就可以恢复中国传统文化的“道”。这是他的一个看法,一个感叹。

  觚依考据是一种四方有棱角的酒杯。孔子说我们的文化已经衰落了,要保持自己的传统文化,是件非常吃力的工作。除非像齐国那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能为后代文化努力,再加重整一番,可至于鲁。鲁国的文化有这样相当基础,能够把他再发扬光大一点,可以保持传统文化之“道”。可是他讲到这里,正在拿着杯子喝酒,于是就近举例说,试看看,酒杯的样子都变了!什么都在变,时代已经变了;酒杯啊!酒杯啊!他是感叹连这样一个用具、都跟着时代在演变了,人更是永远在演变历史是拉不回来的。这是他假借酒杯对文化演变的感叹。孔子说“觚不觚!觚哉!觚哉!”意思不单指这个酒杯。而是说变了,一切在变,就是这样一个感叹。

相关文章

  •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34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34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知者乐,水。”知...

  •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37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37 《论语·述而》第七,等于是《学而》这一篇的注解,并且连带发挥前面六篇的内涵,引伸了...

  • 学习南怀瑾《论语别裁》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可以让老百姓按照我们指引的道路走,没必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 五四运动的时候,他们打倒孔家...

  • 学习南怀瑾《论语别裁》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孔子很少谈到利益,却赞成天命和仁德 孔子平常很少讲“利”。所谓“利”,现代的观念每每就只对...

  • 学习南怀瑾《论语别裁》

    求学的目的为什么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这是当时孔子的感叹。一般人跟他求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本身学问,...

  • 学习南怀瑾《论语别裁》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这是曾子提出他同学颜回的美德...

  •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44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44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如果以现在的观念来说,就是孔子告诉学生...

  •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39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39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根据原文“志于道”,可以解释为形而上道,就...

  •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43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43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说,只...

  • 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7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慎终追远”是什么意义?“终”就是结果,“远”就是很远的远因,用现在观念的一句话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南怀瑾《论语别裁》学习笔记3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isk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