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别号紫阳。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均有贡献。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儒学大师之一。他在《观书有感》诗两首中告诉我们怎么读书。
《观书有感》(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借助池塘水清是因为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
“源头活水”后来成了一个成语,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学生也好,老师也罢,其他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等等,每天都要在自己的领域里汲取新的知识,不仅如此,甚至更得延伸到其他领域,否则就会被社会所淘汰。现代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就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学生是学习和积累知识的黄金时期,如果在学生时代没有每天汲取新的知识,那么将来必定被这个时代所淘汰。在这里又一次的要引用龙应台写给儿子安德烈的话了: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在这段话里龙应台还是侧重于将来能够有尊严有成就感的活着这个角度来要求儿子用功读书的。这是每一个母亲的期盼,龙应台再怎么了不得她也跳脱不出作为一个母亲的普遍心愿。我想要从更高尚的角度来解读这句话,那就是有意义的工作,而不仅是为了生存的工作。有意义,那就意味着对社会,对大众,具有普世价值。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的,那才是有意义的。
作为老师,你想要给与孩子以新的知识,那你自己必须得是源头活水,至少是一条涓涓流淌的清泉,而不能仅仅是能够给与孩子一杯水自己只拥有一桶水的半吊子。不能光吃老本,不能每天不学习,上完课,改完作业,然后就是炒炒股,聊聊天,而不知进取。
《观书有感》(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这首诗,前两句描写景物,后两句借助形象揭示哲理,讲的是读书的积累与贯通的关系。以泛舟为例,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所蕴含的客观意义是强调知识积累到如春天的江水那样满的时候,艺术灵感就能勃发。艺术灵感的勃发,足以使得艺术创作流畅自如。也可以理解为创作艺术要基本功夫到家,才能熟能生巧,驾驭自如。读书积累是以贯通为归宿,而贯通则以积累为基础,这是我们在读书中需要把握的。
以练书法为例,要达到书法创作的境界,必须在大量临帖的基本功扎实以后才能,不然只是江湖书法而已,不入流。
这两首诗都是由景入理的告诉我们知识积累和更新的重要性,它是一切创作的基础和源泉。
所以活到老学到老,套用一句老掉牙的话就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以此自勉,也希望孩子们能够不虚度每一个日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