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已在其他平台发布)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22941/d98dcfd24cc910e0.jpeg)
1935年5月29日黄昏,红军终于成功夺取敌人重兵把守的天险泸定桥。在强敌合围、前横天险的绝境中杀开一条生路。这被认为是红军长征中最艰险的战役,成为中国军事史上不可复制的奇迹。
面对大渡河上十三根悬在空中飘飘荡荡的铁索,面对敌人疯狂的机枪火力封锁,中国革命和红军的命运,就像誓死无畏的22勇士,命悬一线却一往无前,在悬空的火网中一步步艰难爬行。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敌人的背后却响起了枪声,有一支红军疾行而来,即将到达泸定城。敌人退路被断,即将被前后夹击,霎时成惊弓之鸟。他们在桥头放了一把大火,就纷纷逃窜。爬行在铁索上的勇士趁机冲过了泸定桥……。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22941/330eab4aede09def.jpeg)
这支敌人背后的奇兵,就是在下游安顺场渡河,由刘伯承、聂荣臻率领的沿大渡河东岸一路血战到此的红一师。
毛主席兵分两路,东西对进,互相支援,夺取泸定桥的计划终于收到奇效。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22941/6af25890683fa83a.jpg)
一、安顺分兵
1935年5月,红军渡过金沙江,由云南进入四川,准备北上川西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但北上,他们必须跨越横亘在他面前的大渡河。
大渡河是岷江最大的支流,水流湍急,两岸都是悬崖绝壁,壁立千仞,根本无法架桥和泅渡。2000多里长的大河上,仅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渡口和泸定县的一座铁索桥,历来为兵家的险地。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22941/5aa61b92c7cae4bb.jpeg)
蒋介石也自然想到利用这个天险来消灭红军。在红军渡过金沙江后,他已判明红军必定北上川西,与红四方面军会合。横亘在红军面前的大渡河,比湘江更凶险百倍,正是他消灭红军的绝佳之地。
他赶紧调集20万大军,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合围,同时命令追缴的薛岳的中央军快速渡过金沙江,从南面合击,他还命令大渡河沿岸部队搜集并销毁所有渡船。一个以大渡河为中心的大口袋已经张开。他相信,这次红军已插翅难逃。必定重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在大渡河全军覆没的命运,他勉励部队仿效清四川总督陆秉章,全力进击。称“剿灭贼寇,在此一举”!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22941/d263bf58b1a0d637.jpeg)
背靠金沙江,前横大渡河,四面强敌合击,只有2万多人的红军又一次面临生死存亡的绝境。
毛主席下达了以最快速度抢占安顺场渡口的命令。
1935年5月24日,刘伯承、聂荣臻率领的红军先头部队占领安顺场,却只缴获到仅有的一条敌人准备撤退用的渡船。5月25日,刘伯承命令红一团利用这仅仅有的一条渡船,强渡大渡河,占领对岸渡口。红一团团长杨得志、政委黎林迅速组织突击队,由一营营长孙继先带领。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向对岸冲锋。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22941/40442aa4a88426b1.jpg)
天佑红军,17勇士无一伤亡,成功上岸击溃敌人守军,占领了渡口。随后,红军又在草滩里找到三条破损的渡船,但对于数万红军来说,依然是杯水车薪。
5月26日,毛主席赶到安顺场。他望着300多米宽、波涛汹涌的大渡河,陷入了沉思:水流湍急的大渡河既不能架桥,也无法泅渡,就算修好了三条船,要渡过红军的2万之众,至少要一个多月,而敌人是不可能给你这么多时间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22941/fab9efdaa14442da.jpeg)
此时,薛岳的中央军已渡过金沙江,向安顺场飞奔而来。而杨森的20军一部已到达金口河,离安顺场只有几天的路程。
强敌迫近,天险难渡,大渡河似乎成了横亘在红军面前不可逾越的障碍。太平天国石达开全军覆没的阴影不可阻挡的开始在笼罩在红军的心头。
毛主席找来一个亲眼目睹石达开兵败大渡河的老人长谈。老人告诉他,石达开本可以脱险,但却在安顺场耽搁了三天,以至被围,全军覆没。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22941/262d58d59a7681c7.jpg)
兵贵神速!毛主席想到了上游距安顺场320里的泸定县的铁索桥,那应该是红军的一线生机。他当即决定兵分两路,刘伯承和聂荣臻率领红一师和干部团在安顺场渡河,过河号迅速沿右岸北上。他和其他人率红2师、红5师沿河东岸快速前行,两支部队东西对进,相互支援,夺取泸定桥。
毛主席也做了最坏的打算。他对刘伯承和聂荣臻说:“如果两路红军不能会合,被敌人分割了,你们就单独到四川去搞个局面”。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22941/1affc737de6e0900.jpeg)
1935年5月27日,在滚滚滔滔的大渡河边。迎着强劲的河风,毛主席率其他中革军委领导和刘伯承、聂荣臻告别,形势危急、前途未卜,他们也不知道到底还能不能再会合。
毛主席对夺取泸定桥桥没有绝对的把握,但他做了最正确的决定。正因为他的兵贵神速,为红军在敌军援军赶到之前抢占泸定桥争取了时间;也因为他的兵分两路,让红军在海子山战斗中互相支援,攻破险隘;在攻打泸定桥时对形成敌人夹击之势,使红军得以胜利夺取泸定桥。
![](https://img.haomeiwen.com/i28322941/5d2b06c8f81f05b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