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由作者塔拉根据自身的成长经历、回忆编写而成。她向读者描述了自己从盲目相信原生家庭的阴谋论,到慢慢有了自己独立思想,并不顾父亲反对,鼓起勇气走入校园、打开自我眼界的心路历程。
塔拉·韦斯特弗,美国历史学者,现居英国。她出生于美国爱荷达州的一个小镇,她的原生家庭反对一切公共教育,所以在大学以前,塔拉从来没有迈入校园一步。17岁那年,塔拉靠着自学通过了入学考试,被美国犹他州的杨百翰大学录取,于2008年毕业并获得了盖茨奖学金。此后,她先后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与牛津大学获得了学位,并成为了哈佛的访问学者。塔拉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教育是如何改变了她的人生。
1.(那一刻)我做的决定改变了我的人生,旧的我已不复存在了。你可以称它为转换、变形、虚伪、背叛……而我,称之为“教育”。
The decisions I made after that moment were not the ones she should have made. They were the choices of a changed person, a new self. You could call this selfhood many things. Transformation. Metamorphosis. Falsity. Betrayal. I call it an education.
2.好奇心是财务保障之下的奢侈品。
Curiosity is a luxury for the financially secure.
3.我所学习的技能极其重要:对于阅读未知事物的耐心。
The skill I was learning was a crucial one, the patience to read things I could not yet understand.
4. 我开始感受到金钱带来的最大好处:我不用再考虑钱了。
I began to experience the most powerful advantage of money: the ability to think of things besides money.
5.让你爱的人对你为所欲为,这很奇怪。
It’s strange how you give the people you love so much power over you.
一、 在父亲的垃圾场长大
塔拉出生在一个小镇上,父亲及其守旧,而且相信阴谋论。他总是把所有现金都换成银器,因为相信钞票总有一天会一文不值;不管病情是否严重,他都拒绝就医,因为相信医生都是想害人的骗子;他不允许塔拉的母亲做任何正式的工作,因为相信女人的地位只属于家庭……
在这样的家庭长大,塔拉是与世隔绝的。在塔拉九岁之前,她甚至连出生证明都没有。更不用提什么接受教育了,她唯一能接触到的“书”便是摩门教的圣经。晦涩难懂的文字成了她对文字的初体验。
当塔拉的一个哥哥自学考上大学后,塔拉意识到原来自己还有这样一条出路。在哥哥的帮助与自己的埋头苦学下,塔拉以一个勉强合格的分数通过了ACT(美国高考),并被杨百翰大学录取。
二、考入大学后的塔拉,与其他人格格不入
从未受过正统教育的塔拉,在大学感受到了自己与一切的格格不入。第一次坐公交车就坐反了方向,使她在开学第一课迟到并被老师当堂呵斥。第一次听说“大屠杀”并在课堂上对此提问,结果被同学们认为是在开玩笑而遭到排挤。第一次接触课本,以为读书只需要看插图,使她成为朋友眼中的怪胎而被疏远……
17年来首次接触课堂的塔拉,也被沉重的课业压得喘不过气——她甚至不知道论文的格式。在随堂测验中的挂科也让她极度不自信。她在回忆录中频繁重复的一句话是:“我不属于这里,我不属于学校。”
守旧的父亲为了反对塔拉接受教育,拒绝为她付学费。塔拉只能自己打工挣钱,勉强维持生活,努力在学业与兼职间找平衡。差点付不起房租的塔拉曾一度想过辍学,想回到家乡的杂货店做一名售货员。在最艰难的时刻,她变卖了自己所有值钱的物品,并接受了来自哥哥救命般的帮助——一百美金,才得以继续学业。
三、 教育改变人生
一次机缘巧合,让她有了去牛津作交换生的机会。在牛津,塔拉的努力与进步得到了学校老师的认可。在老师的鼓励下,塔拉申请并一路获得了博士学位。在求学过程中,她一次次地发现,原来世界这么大,“垃圾场”外的一切是这么与众不同,原生家庭的教育是多么畸形。
小时候,塔拉认为父亲说的一切便是无可置疑的真理,她曾一度以为生病了就应该将自己托付于神灵而不是看病吃药。哪怕挣钱艰难,她也一次次拒绝了申请政府提供的助学金,因为父亲告诉她,一切跟政府扯上关系的东西最终都会反噬她,让她痛不欲生……
选择接受教育,并一步步走向更高等的教育,彻底改变了塔拉的命运,她走出了父亲给她设置的牢笼,看到了多彩的世界,点亮了自己的人生。
依靠教育,突破贫穷和愚昧的枷锁,逃离原生家庭的毒害,开始崭新的人生。表面上,这似乎是一个简单的励志故事。如果把塔拉换成一个中国乡村女孩,似乎也能翻出一个类似的中文版。或者,悲观一点的朋友会有更简洁的总结:那是在美国。
但背后的一些问题,仍然值得我们思考。
首先是教育公平性问题。美国的教育到底是怎样提供了机会,让人可以自学成才,甚至一路读到博士?除了一些教育体制的不同,还有什么教育理念的不同?笔者曾经接触过一对从高中开始留学美国的大学生姐妹,她们感受最深的是,中国的教育一直在强调竞争,一直在羞辱她们的失败;而美国的考试成绩只有自己知道,老师们一直在鼓励她们去争取成功。结果是她们两个“被中国淘汰的人”,在美国找回了自信的人生。
我相信绝大多数中国老师也是出于善意,但方法是否有可能过于单一?
也许我们仔细阅读本书,可以略知一二。
另外一个问题是:这些教育机会是否只属于塔拉,只属于美国?当下,我们是不是无视了很多求学、求知的机会?近二十年,互联网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国际名校的网络公开课、TED演讲,到国内各大高校开办的网络继续教育……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机会真的只有美国人才享有吗?
反观现实,“教育应该是怎样的”这类话题一直被无数家长、学生热议。但大家讨论的时候,似乎有一个基本的预设:教育就应该由学校或者国家来负责完成。从基本知识到求职就业,从身心健康到人格健全……很多人在抱怨国家教育问题时,自己却是一副葛优瘫的姿势,一直在等着被教育。
而这本书的作者,塔拉是怎么做的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