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孩子学习
外婆有话说
今天早晨,在电梯间里一个五岁左右的女孩手举着一个灰色的飞机玩具,嘴里自言自语到:“启动引擎!从拉斯维加斯到加拿大……”我突然有点激动,好想向她表达我对她的佩服。
要知道,我成年后就是对中国地理也是一问三不知,更不要说什么美国、英国、加拿大的地理。甚至我好大岁数了,连引擎是什么也不晓得。孤陋寡闻啊!
其实,孩子们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每个人内心都住着一个孩子,如果我们成年以后,老了以后,想要获得幸福,过得快乐,我们就需要唤醒这个孩子,向她学习。
《论语·为政》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即到三十岁,知书识理,能够做事合于礼;到四十岁,对自己的言行学说坚信不疑;到五十岁,懂得世事发展的自然规律;到六十岁,已能理解和泰然地对待听到的一切;到七十岁,可以从心到身自由运作,而又不越出应有的规矩。
这句话是孔子的经典名言之一,阐述了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学习跟道德修养的提升是成正比的,人随着不断学习,他的道德修养就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接近“圣人”的标准。我们千万不要理解为,随着年岁的增长,人的学习欲望和探索精神就应该不断消减,以至麻木不仁。人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新鲜感,不能因为年龄而受到影响;反而是因为自己的独立自主性更强更具备实现的可能了。世界那么大,美好的事物那么多,新鲜的信息层出不穷,这一辈子都不能停止学习。
只要你注意观察我们身边的孩子,你一定会发现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比如学习他们不要悲伤太久。当不好的事情发生时,虽然孩子们会难过,但他们很快就会忘记它,又变回快乐的自己。当事情没有按照孩子的意愿发展时,你会看到他们发脾气,撅嘴,甚至哭泣。但很快,他们就会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如果我们能在生活中与孩子们分享这种特质,当你失败了,感到沮丧的时候,要像个孩子,掸去身上的灰尘,重新跳起来,在其他事情上寻找快乐,继续前进!因为人生不必花很多的时间去沮丧、去难过。
比如说学习他们不要害怕尝试新事物。孩子们不会去关注一个行动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失败,而是每天不停尝试新事物,学习新东西。他们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的长大。但是,一旦我们长大成人,就会停止冒险,只去做那些看起来安全的事情。这限制了我们看到和体验美好的事物,也阻止了我们学习新的东西。
比如说学习孩子们的好奇心。说到好奇心,很多人都会想到孩子们,因为他们拥有无限的求知欲,对什么事情都比较好奇,反而是成年人似乎失去或隐藏了他们的好奇心。
在日本著名作家桥田寿贺子的最新作品《一个人,最好》中也有相关的描述:“没有好奇心,代表你真的老了”!而且这并不只是心理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当人们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时,体内就会分泌某种激素,让皮肤不容易长皱纹,器官也不容易出问题。
从本质上来说,好奇心的产生意味着意识到自身现有知识的局限性,愿意花更长时间来探究未知领域。
所以,日常生活中,老人不妨像小孩子一样,多问问“这是什么”和“该怎么做”。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一定要去试试看。当然,可以激发好奇心的事,未必就是没做过的,只要能让老人的脑子动起来,就达到目的了。
最后,就是不要觉得年龄很大了,对一些事仍抱有好奇心是幼稚和不成熟的表现,看淡一切,对任何事都没了兴趣,才是对生命真正的妥协,也是生命的悲哀,更是衰老的开始。当你对某事感到好奇时,充分利用你的时间,去学习新事物、去冒险、去看新的风景吧!
“向孩子学习”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我退休后“研究孙”的体会,是我们不甘落伍的心灵写照。只是今天早晨电梯间里的女孩触动了我,想以此文说出我的心声:现代社会是几代人共同成长的社会;现代教育是几代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向孩子学习是成年人真正成熟与睿智的标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