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是高中一篇课文,读过好几遍,但理解依然停留在表层。前段时间网课正好讲到这篇课文,教学思路也依然停留在大多数的表层理解,即由各抒其志看出弟子形象特点,然后由曾皙的志向引申到孔子的志向,进而拓展孔子的形象。其实这样分析并没有错,但问题在于始终只是表层的理解,也没有抓住课文的精华,这样就无法真正回归到课文中去。
2.孙教授的分析点在于:
一、子路坦言大志,孔子持否定态度,并非只是因为对子路口出大言锋芒毕露的不满,后面他说“其言不让”只是作风问题,更深刻的原因在于子路的治国观念与孔子大相径庭。
孔子的政治理想是仁政,以道德理性统一思想,以礼乐体制规范行为,达到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使万物莫不遂其性。”而子路着眼的先是邦国的军事暴力,以千乘的战车对抗外敌,其次把老百姓训练得好勇狠斗。
之所以不直说,是因为受春秋笔法的熏陶,即客观地直书言行,蕴含褒贬于叙述的空白中。孙教授指出我们读经典不仅要看字面上已经写出来的,更要从深层意脉去探索留在空白中的意味。
二、前面三个人的一切都还只是铺垫,都是为了引出孔子大力褒扬的曾皙的理想。前三个人的对话没有细节描写,而但曾皙时突然有了三个动作细节,说明他更重要,可他对前者谈话并不在意,说明只专注于自己的音乐,实际上是提示他沉浸在礼乐的意境之中。他的发言也很慎重,站起来发言。
三、他的发言说的是逍遥自在的春游,而不是经世济民的理想。但孔子全盘肯定。这是孔子仁政礼乐教化理想的实现场景。
四、语言不仅提供了一幅逍遥的图画,而且构成了一首乐曲,虚词放在动词之后,不是放在结尾。更强化逍遥的风貌。这种情境带着很强的抒情性,构成诗化的情调。这样的诗意与前一篇季氏锋芒毕露的雄辩形成鲜明对比。
在先秦散文叙述理性以回避抒情为务中是空前的审美艺术瑰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