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今生活的哈尔滨雅号“冰城”,而故乡牡丹江别称“雪城”。基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气候优势,冰雪运动在东北,尤其我们黑龙江基础雄厚,人才辈出。我省不仅责无旁贷地成为国家冰雪体育后备人才梯队建设的主要基地,而且当仁不让地成为罗致焕、杨扬、王濛、申雪、赵宏博、韩晓鹏、张虹等多位冰雪运动项目世界冠军的摇篮。在冰雪运动蓬勃发展的同时,龙江冰雪文旅也不遑多让。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是中国滑雪旅游的发祥地和亚洲知名滑雪场;哈尔滨冰雪节及冰灯游园会、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博会规模盛大,驰名中外;而“中国雪乡”虽近年因管理不善屡遭诟病,但梦幻景致确是浑然天成,独一无二。
据查,早在1978年,全省体育工作会议就提出开展“百万青少年上冰雪” 活动,这是全国开展最早、受众面最广、培养人才最多的群众性冰雪体育活动。
雪乡图景(网图)在我上小学和初中的时候,一到滴水成冰的季节,各个学校就开始浇冰场,体育课随即转为冰上。直到1996年我上大学,第一个冬天的体育课竟然仍是练习滑冰。
用妈妈的话说,这小子啥时候学会的滑冰,我咋不知道?其实我也说不清楚,就像我会狗刨(游泳)一样,完全是浸淫日久,无师自通。最早用过的冰鞋那是相当简陋的,拆下的旧冰刀镶到一个比鞋样略大的木板上,四周钉好绑带,你要穿着自己的鞋再去穿它。尽管如此,那种滑行飞驰的向往和人仰马翻的乐趣,想必如今尽享室内冰场的孩童全无体验。后来,搞体育的姑父送了我一双旧冰鞋,齐齐哈尔黑龙牌的,让我欣喜了一冬天。每次用完,都拿干抹布仔细擦拭两遍,从刀刃到鞋面。
大学寒假,家乡中小学的冰场因放假而荒弃,我就坚持去湖面的天然冰场上滑,多数时候妈妈也来。一边享受着舒筋松骨的运动之乐,一边沐浴着陪伴关切的母爱之光,内心的幸福自是无可比拟的。
与滑冰有关,肯这少不了那件糗事。大一的体育课继续教滑冰,早就掌握自如的我有些不屑一顾,直至以一次旷课挑战权威,且不幸被严苛著称的老师记录在案。当本学期体育成绩不及格的消息传遍全班,我只好丢人现眼地听任着滑冰课不合格成为一时笑谈。
一晃儿二十多年过去了,大学毕业后似乎就没再滑过冰。一是对室内场馆毫无兴致,二是年龄增长既怕冷又怕摔,三是后来结合工作接待需要项目转移到了滑雪。
图片来自网络那些年滑雪是种时尚,不但单位、部门年会聚餐都去附带雪场的度假村,而且前来招聘合作的用人单位客人,也都把冬天来哈尔滨视为变相福利,何况在当时背景下我们尚能承担参观滑雪之类的接待安排。两个冬天下来,我的滑雪技能突飞猛进,除了单板还不敢照量,一些半专业的雪道都能游刃有余。
滑雪之乐,在于亲近自然,融合天地;滑雪之趣,在于任意驰骋,随心放飞。当你背对着高天和群山,从数十米高坡顺势而下,眼前茫茫无垠,耳畔呼呼风过,肢体左右腾挪,脚下风驰电掣,那种速度感和征服感绝对无与伦比,无怪乎人们把滑雪称作“白色鸦片”。正是由于专注滑雪运动必须购买专业雪具、雪服,以及有车自驾和转战雪场,这些投入和条件对当时的我来说有些奢侈,因此滑雪也就作为业余爱好渐渐荒疏了。
当年一起开始接触滑雪的某位老兄,这些年坚持不懈,如今已是资深健将,不但技艺超群,而且潜心持久,其运动水平和执念程度早已非我想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