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阿图尔·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出生于德国但泽地区,父亲是一位富商,性格易怒忧郁,后因溺水去世;母亲是作家,与歌德、格林兄弟等文坛名家熟识。
21岁到哥廷根大学攻读医学;23岁弃医从文,进入柏林大学学习;30岁,他的旷世杰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版,反响平平。对此,叔本华异常悲伤,“如果不是我配不上这个时代,那就是这个时代配不上我”。
63岁,他的封笔之作《附录和补遗》出版(《人生的智慧》即取自这部著作),声名鹊起。
叔本华的巨著《人生的智慧》靠继承父亲的遗产,叔本华一生过着隐遁的生活。
1809年初,21岁的叔本华对歌剧女演员卡洛琳娜·雅格曼一见钟情,然而女神却另有所爱。他情路坎坷,终身未婚,晚年陪伴他的只有一条叫“世界灵魂”的卷毛狗。
72岁叔本华离世,他的临终遗言是:希望爱好哲学的人,能客观独立地理解他的哲学。叔本华死后,其所有财产都捐献给了慈善事业。
尼采是叔本华哲学的继承者,他说:“我一翻开他的书,就好像马上长出了一对翅膀。”
【书中主要问题】《人生的智慧》又名《如何才能幸福度过一生》,基于叔本华的哲学观念他在哲学著作中指出:人格所具备的一切特质,是人的幸福与快乐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其他因素都是间接的,所以它们的影响力也可以消除,但人格因素的影响却是不可消除的。 这就说明为什麼人的根深柢固嫉妒心性难以消除,不但如此,人还常小心翼翼的掩饰自己的嫉妒心性。
本书是叔本华原著代表作的精选译本,基本反映了叔本华人生哲学的主要思想和理论。为便於读者阅读和理解,编辑中对部分内容做了删节及注解,是了解叔本华哲学的首选佳作。
叔本华认为哲学回答的是世界和人类的本质、本源问题,而真正的本质、本源应当从人的内心深处去寻找,这就是人的意志或下意识的生命本能的冲动,或生存(生活)意志。叔本华深刻地探索了人性中的「恶」、虚伪、荒诞及不幸,以哲人的敏锐和智慧向我们诉诸了关於世界、人性、生命、地位、荣誉和爱情、幸福、苦恼等耐人寻味的问题及见解。
未完待续欲望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人生追求的是智慧而不是金钱,摆脱一切痛苦一是克制欲望,二是要少找不必要的麻烦;自己活好也他人活得自在;学会独处,孤独是人生幸福的快乐时光!
叔本华生在一战和二战期间,人们的生活方式痛苦不堪,穷困和他人的生命自由随时被剥夺,叔本华的父亲暴躁,母亲冷漠无情,他的悲观思想来源于那个时代!
叔本华的思想和中国古典思想家的一些观念不谋而合,比如儒学的“克己复礼是为仁”、“慎独”,“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等观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与深思!
网友评论